席雲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該告訴我了。是平晉,還是武陽?」
聶徵的摺子上寫得很清楚——武陽王在邊關囤積私兵。
武陽一地報上來的兵數為十五萬之眾,可查閱軍籍,聶徵只見十萬人在錄,那多出來的五萬人去哪兒了?是無中生有,還是確有人在?武陽王僅是為貪墨這五萬人的軍餉嗎?
聶徵順藤摸瓜,一路查訪下去,等到揭開謎底時,方發現這不過是一肢半節。
不止這五萬人,還有另五萬人,武陽王麾下的私兵整整有十萬之眾,被他偷偷養在了北疆的莽川原。
——這十萬之眾是從哪兒來的?
原來十一年前,自大昭與匈奴簽訂議和盟約後,五年來相安無事,武陽王便與匈奴商議,歸還多年來兩邊各自擒獲的俘虜,而匈奴那兒的漢人俘虜加起來足有二十萬之多。
武陽王私自留下了十萬人,大多是與家鄉相去甚遠之遺民。往朝廷只虛報了五萬,這五年來又以各種方式——無外乎生老病死,在當地的軍籍上悉數抹去了這五萬人的存在。
武陽王昔年上報時,說這五萬邊民被囚胡地多年,早已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是自願從軍。可等聶徵抓人來問,這當中雖有人的情況確是如此,卻也有不少人跪倒在他面前痛哭流涕,哀哀欲絕。原來他們大多是被脅迫著留下來的,好不容易從胡地逃出生天,本以為重獲自由,然而踏足國土十餘年,竟無緣歸鄉,得見家中妻兒一面。
這十萬人所得軍餉少得可憐,所需物資自然是從冒領的軍餉那兒挪用的,至於其他……自聶澤登基以來,曾數次往北疆掰發免稅的敕牒,而武陽王是如何做的?往往十家租稅收了九家的,才傳達下皇帝的敕牒。那餘下的一家,不是與他沾親帶故,就是與他暗通款曲,往他的私庫裡送錢的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