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1/2頁)
背著蛋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知道,那是春秋戰國的裝束。
她的手裡,持了一把勺子,舀了浴缸裡的水,輕柔地澆在約瑟夫先生赤裸的肩頭,微燙,十分舒服,簡直就是皇帝的待遇。
他半夢半醒,好奇地問:&ldo;這位女士,你是誰?&rdo;
&ldo;人人都叫我白婆婆。&rdo;
白衣婆婆緩緩又舀了水,淋上約瑟夫的額頭,笑容可掬。
&ldo;哦?請問你是這口鼎的守護神嗎?&rdo;
&ldo;算是吧。&rdo;
約瑟夫來了勁,原來中國也有阿拉丁!
&ldo;那請問,這鼎原來是用於做什麼的呢?&rdo;
白婆婆停了手裡的動作,扶了鼎沿,一時感慨。
&ldo;這鼎,叫作鬲。是一種煮飯的炊器。春秋時期,吳越一場戰役,吳國君主曾命我,以這口巨鬲,煮製了一頓米飯,擊退越十萬大軍軍心,令吳國輕易取得勝利。&rdo;
&ldo;這口鬲,竟有如此大的神力?&rdo;
白婆婆不再說話,只是笑著,執了勺,不停在水裡攪動著。
第二日,約瑟夫先生的家人被一股奇異的肉香催醒。
他們尋著香氣,來到了浴室。
新從中國運來的浴缸裡,翻滾著一鍋稠粥,蒸騰著,肉慾橫流,令人饞涎欲滴。
50米
白婆婆的手,浸泡在水裡,蕩漾中有些不真實感。
她不停攪動著米粒,永遠順著一個方向,劃出一個圓,再劃出一個圓來。
那些米粒追逐著她的手,不停地在篩中兜轉,越來越晶瑩。
普普通通,是吳國的香米。
她著人抬出一口用了不知有多久的巨型銅鬲,三足中空,饕餮圖騰,外沿翻折,著手處磨得光滑無比。
這巨大的銅鬲,放置在吳軍營外的空地上,顯得白婆婆又小又乾癟,卻有著一種怪異的和諧。
白婆婆將分批淘好的米,一齊置入銅鬲。
這米,她足足淘了九遍,不能少,也不能多。
以隔日打起的河水浸泡片刻,再生柴引火開始煮。
起初用的是猛柴,柴要幹,火要烈,將水與米逼得不停翻滾交融。
再轉用稻草,稻火性溫,柔而不弱,慢慢薰陶,令米在滾水中漸漸吸取水汽,緩緩膨脹,煮至水乾。
而後,以無火熱碳煨烘,傳出第一縷焦香的時候,米便已成炊。
此時,撤了碳,卻不能即刻開蓋,要悶上一會兒,等米粒吸收最後殘存的火氣。
最後,白婆婆命四名士兵,揭蓋而起。
頓時,一陣滾滾米香衝出鬲內,白瑩剔透的米飯,怒放著致命的吸引力。
白婆婆立刻命三千女眷一同站在鬲邊放聲哭泣。
淚水,雨點般撒入鬲內,浸潤每一顆米粒,更助長了蒸騰四散的香氣,源源不斷,暗藏玄機。
那邊廂,越王接到了探子最新來報,說是吳國已經準備投降,備下巨鬲,內有百鬥吳國香米煮製的飯,隨降書一併送至越國營外。
越王心想,吳國沒準是詐降。
他知我糧倉耗盡,士兵個個飢腸轆轆,特地備了香米飯,是想下毒?
他急急忙忙走出營外,卻見巨鬲已置於營前。
一眾士兵著魔般被香氣吸引,圍著巨鬲,爭相上前盛飯。
這米,松鬆軟軟,卻粘滯筷間。
放入口內,柔中帶韌,濕而不爛。
初初滿腔清甜,而後帶出一股微酸,更轉而澀苦。
士兵們只嘗一口,便難以下嚥,泣不成聲。
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