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集《妙法蓮華經》 (第3/9頁)
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積功累德,結果一生成佛以後,然後什麼都沒有了。不可能嘛!這麼廣大的因地只換來一生的成佛,不可能嘛!如果每一個人成佛只是三十歲成道,然後八十歲入涅盤,就四十九年,然後沒了。如果是這樣就沒了,那誰走大乘佛法呢?那就修小乘法就好了,大家結果都是入涅盤。當然不可能!那這樣就不公平了。一個人修三大阿僧只劫,結果死了以後入涅盤;一個人就花六生的時間,成就偏空的涅盤,死了也入涅盤。那當然是不可能。所以,佛陀說,你們死了以後是涅盤,我還有廣大的法身報身的功德,我來今生是示現的。
所以佛陀開始說明他的本門,他的本地風光。本門就是佛陀的法報二身,跡門就是佛陀這一期的、你看到的八相成道。所以,我們從《法華經》可以看到兩件事:第一個,什麼是佛陀的智慧;第二個,什麼是佛陀的功德,而不是丈六比丘相而已。
這種功德跟智慧最大的好處在於“大地普照”,它能夠廣泛地把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的法門對接起來,叫會漸歸頓,而且它讓這種功德更加圓滿。所以它是“出世本懷,究竟極談,皆得作佛”。第三個是最重要的,“皆得作佛。”
諸位!我們都知道成佛之道。你要成佛,你一定要學兩部經。你學般若經是不會成佛的,阿含、方等、般若叫做解脫,它跟成佛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成佛之道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華嚴,一個是法華。
《華嚴經》,對不起,它談的是果地的功德,所以凡夫無分。因為它不是理觀而已,它是要把功德創造出來。那麼凡夫只能夠走《法華經》的成佛之道。就是,我一方面務實地面對今生——阿含、方等、般若;或者我們淨土宗叫持名——我想辦法在心中把佛號創造出來,想辦法讓我對娑婆世界的業力降到最低,叫做外順彌陀,內觀真如。
所以《法華經》是不能單獨存在的。我想你沒有看到蓮子單獨存在,一定有蓮花。所以《法華經》這第五時,應該是要排在阿含、方等、般若的下面,這樣懂嗎?它不是第五時,這個《法華經》應該放在權法的下面。
所以,這個《法華經》的思想叫做常同常別。學過《法華經》的人內心的世界是一樣的,就是你把蓮花——不管這個蓮花是青黃赤白,是大朵小朵——你把蓮花撥開來,蓮子是一樣。
,!
但是它的方便是不一樣。如果你喜歡拜佛,你就多拜一點;你喜歡打坐就打坐;你喜歡持名就持名;你說我喜歡觀想,也可以。方便有多門。就是說,你喜歡什麼樣的蓮花都沒關係,對今生的調伏你可以找到你自己相應的,但是你理觀是一致的,叫做常同常別。所以學過《法華經》以後,我們內心世界是一樣的。
所以說《法華經》是兩種修學:第一個,務實地面對今生;第二個,理想地規劃來生。就是蓮子跟蓮花的雙重運作。也就是說,《華嚴經》我們現在沒有辦法上去,但是我們的成佛之道可以醞釀成佛的功德,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去慢慢地把內在的成佛功德給成就。而這種成佛功德叫做什麼?叫做因果同時。
諸位!我舉一個例子好了。我們淨土宗很強調持名。如果你今天只是單向地向外追求佛力的攝受,當然你說我業障深重,彌陀萬德莊嚴,我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也可以。但是你這個善根很危險,因為你這叫做“空華無果”。就是說,你的功德完全是向外攀緣。你只要經過輪迴幾次以後,你這個善根很容易破壞。對你來說,你今生的唸佛(如果你往生那當然最好),你如果沒有往生,又沒有修內觀,你這個佛號在你的人生裡叫做資糧力,還沒有資格叫做善根力。你現在還沒有叫善根,叫資糧力。就是蕅益大師說的“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說你這個坯做出來了,但是沒有燒。所以,你只要輪迴幾次以後,你今生的佛號只能夠退回阿賴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