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第1/2頁)
雲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士林中又傳出風聲,聽說科舉是宮裡十歲的小公主提出來的,她說朝廷裡的酒囊飯袋既然不會辦事,那不如就讓會辦事的人來當官。
剛開始天下書生聽聽就算,還一笑了之當個笑話來聽,因為他們不相信年幼的公主會懂得這些官場的事,更不敢信她能提出科舉這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選拔制度。
一直到後來,這第一批參加科舉的書生有人當了官,被小公主抓了壯丁挑去她親手建立的一個個部門裡當苦力時,才猛然發現,那些傳言可能沒錯,小公主她真的能說出那樣的話,也有那樣的能力和見解,豈止是科舉啊,她後來所做的種種事情,哪種不是驚天動地,足以名動史書?
後來震驚著震驚著,書生們就習慣了,小公主嘛,你別把她當公主看,就把她當公子看,看成智多近妖的小公子,把她當天才,你想像不到的天才,你就能接受了。
第一屆科舉因為急需用人和時間緊迫的關係,開辦得很快,除了基礎知識外,並沒有吟詩作賦的科目,對重武輕文的大秦來說那些風花雪月還不如你會多寫點建設性意義的東西來得強。
嬴政同樣是個實用主義者,花花草草的東西在他這裡沒用,他只看你辦事的能力和思想的深度。
因而第一次科舉和後世史書上的科舉根據大秦的真實情況也有了很大的調整,比如在小龍崽提議下加入了很多偏科,像算學、像特殊的技藝,技藝方面不計入正考分,但表現良好能加分。
到最後選拔的時候,這些在偏科上表現優秀有天賦的人才,哪怕最後沒考上進士,也沒進入殿試走到皇帝面前,也被小龍崽拍板留下了,她挑走了這些人才,去了她一手建立的幾個部門。
比如一個地方上連舉人都沒考過的九歲小秀才公,聽聞他自幼精於木工,擅機關,對算學數字更敏感,是個行走的木匠和小算盤,小龍崽就派人將這位落了榜很是失落還在被家人安慰的小秀才公接走了。
小秀才公出身農門地主家,是最小的孩子,這才有條件讀了些書,但他對文縐縐的東西不感興趣,更喜歡動手做東西。
他大哥是個木匠,從小就跟在他大哥屁股後面撿著木塊玩,長大些就自己琢磨著做東西,因為算學上的天分和敏銳的數字直覺,他做出來的東西往往處處都有數學的痕跡,比如若是做一樣東西,必是每個角都是勻稱的,相同的尺寸,不多一絲一毫。
普通人只當他事事要求完美,本性如此,換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強迫症,但在小龍崽看來這位簡直是個天生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是個天賦絕對出眾的理科生!
他被小龍崽迫不及待接回去,加入了工部,成為了工匠聚集地一名最小的小工匠,為大秦發展添磚加瓦。
說到小龍崽建立的這些部門,那就包括了一開始就成立的農業部,小秀才公所在的工部,以及一個主管經濟改革的財政部。
農業部前頭已經說過了,而工部則包括了研發部門,執行部,材料部。
研發部又分了好幾個小組,有專門研究用於商業的工藝品組,比如研究製造肥皂玻璃什麼的,還有建築組就專門研究水泥磚瓦什麼的。
材料部則專門尋找和研發新型材料,一切可以用於研發和製造的材料,這是個很關鍵的部門,畢竟挖礦打鐵就靠他們了,小龍崽計劃裡的煉鋼計劃也將由這個部門完成。
執行部則負責推廣和執行,還有負責這一群技術宅的生活,算是個全能部門。
在小龍崽計劃裡,其實還有個動力部門,專門研發各種動力的,像風力水力這樣的自然力量是基礎的,小龍崽更大的野心放在了研究電力、太陽能上!
雖然這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但有了前人的資料,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算十年二十年研究不出來,十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