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第2/2頁)
[美]斯塔夫理阿諾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必要找到某種方法來擺脫國際混亂局面。1950年5月9日,問題有了突破性進展,當時,法國外交部長羅伯特&iddot;舒曼提出以煤鋼聯營作為發展歐洲一體化的小規模試驗廠。這一建議旨在將為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盧森堡這四個國家所分割的萊茵河流域的煤鐵資源合併起來,做到使戰爭象舒曼所說的那樣&ot;不僅是不可想像的,而且是不可能的&ot;,從而減輕法國對工業復興的西德的擔憂。
舒曼的建議立即得到了熱烈的響應。1951年4月18日,《歐洲煤鋼聯營條約》被簽訂,根據這一條約而成立的組織就稱為&ot;歐洲煤鋼聯營&ot;(ecsc),它於1952年正式成立。最早成員國有6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這些成員國給了歐洲煤鋼聯營以決定價格、確定進出口稅和分配原料的全部權力。它們還成立了一個管理機構‐‐高階委員會,其總部設在盧森堡市。重大的政策性決議由經成員國議會選舉產生的歐洲煤鋼聯營聯合大會作出;各成員國之間的爭端則由聯營機構自己的法院解決。歐洲煤鋼聯營在短期內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它不僅去掉了聯營成員國中煤、鋼產品的所有關稅,而且消除了各種限制,如定額、進出口許可證、差別性運價或價格級差等。到1954年年中時,運過聯營成員國邊界的煤和鋼比歐洲煤鋼聯營出現以前大約多40。
但這僅僅是西歐一體化的開端。下一步的行動是,1957年3月25日,6個成員國又簽訂了兩項條約,建立了歐洲原子能聯營(eurato)和歐洲經濟共同體(eec)即共同市場。歐洲原子能聯營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將來同核大國之間的能源差距而做好必要的準備。它包括共同進行原子能研究、自由交換原子能情報和建立一個共同市場進行原子能裝備及物資的貿易等。歐洲原子能聯營與美國的原子能委員會相似,所不同的僅在於它只關心將原子力量用於和平目的。共同市場的建立更為重要,園為它的目的是將歐洲煤鋼聯營的工作擴大到所有產品和所有部門,在規定的時期內減少所有的內部關稅,到1969年12月31日時,取消所有這些關稅,使6個成員國組成一個巨大的自由貿易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