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塵緣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無念劍,乃昔年少林高僧清苦大師贈予武當虛谷真人的劍,二人於世間法、世間道有著近乎相同的看法和體悟,是神交摯友,而無念劍自也蘊含著佛道相通之理。
虛谷真人年逾耄耋之年時,將此劍賜予年歲最小的愛徒元慎,本意欲讓元慎感悟此劍的佛道之理,不為世事塵埃左右心念,怎奈終究難逆其心性,事與願違,徒留嗟嘆。
而這把劍此刻卻到了玄簫的手上,玄簫不由苦笑著世事弄人。
他沒想到,不可一世的元慎會有一天走到他面前,叩首認錯。
他沒想到,再見元慎之時,他對這還不及天命之年便已滄桑如斯的武當掌門竟提不起絲毫的恨意,反而還徒生幾分悲憫。
他沒想到,他會接過元慎的劍,接過那個他曾日夜恨得咬牙切齒,曾覺得骯髒無比的人的劍。
儘管他一言未發,但他心裡清楚,他已預設接過了元慎遞予的期許。
元慎對他說:“我令武當蒙羞,希望你能為武當止住天下人的恥笑。”
武當馳援峨嵋之事迫在眉睫,玄簫不敢耽擱太久,藉著適應“新生”的空當與姜逸塵等人見了面,同虛塵真人聊談了半個時辰,拾整妥當後,便領著水如鏡和水如月二人馬不停蹄地上路了。
至於峨嵋求援武當的大致緣起,則是因近年亂事頻發,以西南地域最為風聲鶴唳,在朝廷派遣錦衣衛上上後,峨嵋派掌門和眾掌權師太便嗅到了危險的氣息,心憂慘遭滅派橫禍,便決意棄山而去,保得門人周全,才有來日峨嵋再起,而最適宜的去處便是武當無疑,武當近況不佳更甚峨嵋,與之兵合一處後,兩派或許能依武當山為屏障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覓得一線生機。
更何況兩派之間的關係,絕非僅是千百年來的交情,同為傳承千載的名門大派,總有他們厚實的底蘊來保證門派在危亂之際的傳承延續,峨嵋派曾在數百年前遭過一次大劫,便是憑著名門底蘊留下的後手,在那次危難中挺了過來,但上次劫亂用來續命的手段已然耗盡,此次怕是再難擋住一劫,因而只能另尋他法,武當便是那根她們最有機會把握到的救命稻草。
武當三豐臺前,創派祖師三豐真人銅像十餘年前不翼而飛,武當門人並非沒有為此緊張過,畢竟那也是他們門派傳承寶藏之一,他們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在暗中探查銅像的下落,最終在峨嵋派的助力下,在蜀地將悍匪劫殺,銅像失而復得。
因路途過於遙遠,且因顏面已失,即便將銅像運回也再難挽回多少損失,武當便與峨嵋商量將銅像暗藏於峨眉山上,以防來日萬一。
而這銅像中的秘密便是兩派來日共同續命的希望,這秘密歷來由兩派掌門傳承守護,在危急關頭時方才會告知門派其他掌權者,數年前的中州之變,兩派間的高層便也悉知了銅像的重要性。
將峨嵋的傳派之劍兩儀劍置於三豐真人的銅像手上,能觸動銅像內設機巧,從中取出武當古劍無極,而無極則能開啟武當山的太極三清陣,傳言此陣乃山體大陣,能力保武當山縱使面對萬軍圍堵,仍能留存二十年不倒,這便是武當的底蘊。
而這些手筆,自也出自和兩大門派關係匪淺的天機派,如此佈置便是因為武當和峨嵋千百年間存在的不少因緣佳話,互為羈絆,風雨共濟是兩派間最好的標籤,唇齒之依,本非虛言。
十餘年後,物是人非,昔年主張將銅像留在峨嵋的數位武當派虛字輩長老或老或逝,而今元字輩中的掌權者雖有記得此事的,因還未身臨亂局,且貪圖一時安樂,便也無意提起。
然,峨嵋派顯然將這事兒深記於心,當預感到危局將臨時,便令弟子下山去往武當求援,傳遞與武當的資訊是,峨嵋願帶著無極劍來投,只求武當協助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