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賺差價 (第1/3頁)
恣悠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工剛來,缺的東西多,代銷點裡的東西賣的很快,特別是洋瓷缸子、手電筒、毛巾、香菸、火柴這些貨物。
儘管悠悠從商城裡又偷渡出了一部分,但剛開始也不敢太明顯。四五天的時間,姥姥就得去公社供銷社進貨了。
悠悠乘機鼓動姥爺別去菜園幹活了,在家幫姥姥賣貨。「復堤兩個月就完工了,那能天天這樣忙,哪天你姥姥忙不過來了,我就在家幫個一天兩天的。」
悠悠心想,以後可不就是天天這樣忙了。您老得給我做鑒寶大師,沒有您老的坐鎮我的淘寶大業咋起航。
舅姥爺給派了隊裡的驢車,姥姥上交了兩百個雞蛋和一些廢品,又進了滿滿的一車貨物。
食品站在張集集市的南面,客車站就在食品站的邊上。食品站裡的雞蛋是按斤收的,每斤075元錢。柴雞蛋12—13個一斤,收的時候每個5分錢,一斤最多就是065元,一斤雞蛋可以賺010元,收雞蛋的利潤還真的達到了15。
石廟村的群眾聽說了,也開始到姥姥的代銷點來。現在貨物都是國家統一價格,當然是哪裡方便去哪裡,石廟離向陽代銷店比較遠,快五華裡了。
何況姥姥收購廢品的種類多,價格合理。為了吸引人們把家裡的老物件拿出來,姥姥收的東西是五花八門,越是稀罕的東西價格越好。
好多老人在家折騰著找從前的東西,一些銅鎖、銅香爐被拿了過來,姥姥稱過斤數,總會多給些錢。自從姥姥開了代銷點,推貨郎車的老人再也沒來過。
兩千多人的大村交易量還是相當可觀的,三四天的功夫姥姥就收了兩千多個雞蛋,被悠悠放到自己的商城以一公斤二百元的高價賣了出去,可算看到回頭錢了。
供銷社配給的紅糖,兩天的時間就被人們買光了。這個年代城市實行糖票,農村則是按人口配給到代銷點。
誰家有生孩子的提前給代銷點打個招呼,到貨後特意給留下二斤。剩下的限量供應,每人只讓買半斤,售完為止。悠悠從商城裡十斤二十斤的往外拿,一直保持著不斷貨。
尼龍襪和解放鞋,這兩樣東西民工買的較多,配給的很快就賣完了,悠悠就在商城訂製了一批。
尼龍襪在商城裡每雙不到05元,可在這個時代卻是稀罕東西,國家定價一塊六、七,還經常斷貨。原因就是結實耐磨,一雙襪子可以穿一兩年。
現在,人們多數是光腳穿鞋,熱天男勞力為了省鞋還光腳下地。冬天穿的襪子也是自己做的,不過出門走親戚還是穿雙買的洋線(棉線)襪子。為了多穿些時間,買了新襪子先掌襪底。
關於洋線襪子,還有好幾個笑話那。
其一:王海的襪子不能提。
附近王海村有個明白人,經常給村裡人陪客。有一年的大年初二,幫人陪新客,臨出門穿襪子使的勁大了,一下把襪子底和幫拽開了。家裡就這一雙襪子,沒辦法只好把襪子筒塞在鞋裡,湊合著去了。
可心裡一直不落穩,恐怕襪子露出來,結果坐到了新客的位置上。這裡的習俗是新女婿頭一年去岳父家必須坐在上首,以示對新人的重視。
旁邊的人看出來,提議轉轉座位,他心不在焉的回答:「一樣,一樣」。過了一會,他自己就發覺錯了,羞得低下了頭。手足無措的一提襪子,得,把襪筒提了起來,本來就注意他的人,看到都忍不住的大笑起來。從此以後,「王海的襪子不能提」,就成了人們的口頭禪。
其二:香油,洋線襪
尼龍襪因色澤亮麗不褪色,深受女青年的喜愛,有人為了露出自己的新襪子,特意把褲腿挽的高高的。
這個笑話廣為流傳,說是有個賣香油的小夥,看到一年青婦女高挽褲腿,新襪子上還露出一截白嫩的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