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以明明局面已定,夏侯惇依舊殺了進去。
而且這一次因為知道了泰山軍甲冑堅固,他特意換上了重斧。
這種兵器既有重兵的破甲,也有銳兵的鋒芒,可以說除了拿揮舞外,是對付鐵甲兵的利器。
但十斤重的大斧在夏侯惇手上卻揮舞得如同風車一樣,一斧子就將對面的泰山軍,連頭戴兜鍪都劈碎了。
然後他將目光放在一個泰山軍勇士身上,那人身量高大雄壯,使一根鐵棍,咆哮間就敲碎了一顆顆腦袋,此時鐵棍的兩端都被染白了。
夏侯惇早就看到了這人,但之前他覺得自己手裡的兵刃遇到了會吃虧,所以有意避著,現在換上了趁手的巨斧,這才有了膽氣過來。
他大踏步的向前,右手倒拎著大斧,在看到那泰山將竟然沒看到自己,特意喊了句:
“嗨,這邊。”
而話沒落,夏侯惇就三步躍起,在空中雙手持斧劈向了對方。
也不知道該說夏侯惇是磊落還是不磊落了,難評。
但那泰山將哪裡是真沒注意到夏侯惇嗎?
這人是個鮮卑大山裡的雜胡,自己都說不上是哪個族群的,以前也只是帶著一隊同樣出身的人在山林中浪蕩。
後來因為泰山軍征服了這片山林,並用穩定的固定生活去招徠了山林裡的人,這人才帶著弟兄們投入了泰山軍。
不要以為山裡的群胡們就愛遊獵了,其實他們在心中不知道有多麼羨慕關牆內漢人的穩定。
山林中游獵固然聽著有趣,但實際上每一步都可能斷送性命,不是死於蟲蛇就是死於獸口,甚至可能只是在野外摔了一跤摔斷了腿,就可能死在山林裡。
更不用說,每到冬天就是鵝毛大雪,山林一片死寂,不能狩到足夠食物過冬的,統統都熬不過去。
所以,以狩獵為生,有千百種方式死,而唯一能活的方式,就是定居。
於是,當泰山軍的定居點出現在某地,附近的漁獵人口就會爭相湧入,實在是平、遼的苦楚,誰凍誰知道。
泰山軍當然知道,平遼武士們之所以戰力超凡就是因為漁獵生活,所以一旦他們開始定居了,這些人的戰鬥力勢必就會下滑,甚至一代不如一代。
但這也是泰山軍想要的結果。
任何事物都是有正反面的,泰山軍在大量使用平遼地區的武士後,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讓大量胡人精英充斥軍中的。
這是一體兩面的必然。
泰山軍也用了各種升遷的硬性規定來卡這些胡人武士,比如語言關、文字關,但實際上軍中高層很清楚,這種手段是治不了根本的。
畢竟這些胡人都是成型的,沒多少真的能在成年後還可以學語言、學文字,所以能躍升到校尉以上的胡人也終究是少數。
,!
但你不讓人家升就解決了問題了?那些立過功流過血的平遼武士在看到以前的漢人同僚們各個平步青雲了,就會甘心?
如果是一個兩個被卡也就算了,當被卡的人數越來越多了,即便你卡的標準看似是公平的,但也會被這些人當成是你們漢人的制度歧視。
如此必然離心離德,甚至釀成大禍。
這些未來的問題泰山軍高層們預見不到,張衝還預見不到嗎?所以張衝正是在平遼地區推廣定居生活的最大支持者。
張衝很清楚,胡漢之間的不同絕不是什麼民族血脈不同,這種觀念不用說是後世了,即便在當代也是這樣想的。
在漢人的觀念中,這些外面的胡人其實以前也是“黃帝之基苗,清陽之後裔”。只是生活在外疆而被叫成了胡。
所以就有了入中國則中國之,入夷狄則夷狄之。
而要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