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夜半三更 (第1/3頁)
空留塵緣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晉州城,位於中州北部邊陲,過了百里外的西陘關便是瓦剌的地域。
因地理位置之故,一旦中州與瓦剌戰起,邊關失防,晉州城便是首當其衝的第一城關。
千百年來,晉州城曾有過許多英雄豪傑用血與淚譜寫了一首首抗禦外侮的偉大讚歌。
十餘年前,北地瓦剌再次犯邊侵襲時,晉州城依然還是站出了不少英勇之士。
他們是在晉州城內赫赫有名,且在江湖上舉足輕重的名門,霍家。
霍家當時的掌權者為霍安,率領霍家子孫,拼盡一家底蘊,協同守邊將士及各路江湖義士,將瓦剌軍的次次衝鋒力拒在西陘關外,寸步難進。
於時,晉州城內常有民謠傳唱街頭巷尾,“摧枯拉朽北飛蝗,烽火連天扣北關,難奈霍家好兒郎,七突七敗笑四方。”
然,原本在晉州城民心中威武蓋世的霍家,卻被傳為包藏禍心,殘害友盟的亂軍奸細,一夜間被逐出共御外夷的聯盟,聲名掃地。
雖說當時晉州城民均認為霍家之事是遭人誣陷,但滿城風雨的輿論終究令名門大家的形象難以為繼。
在朝廷下令禁足霍家於晉州城內,不得干預任何抵禦外侮的行事後不久,瓦剌飛蝗軍便以摧枯拉朽之勢,衝破了讓他們數次碰壁,貽笑大方的西陘關,更以迅雷之勢撲入晉州,直抵霍家府邸,血洗霍家滿門,雖曾聽言霍家有人大難餘生,但其後卻仍音訊全無,想必亦是遭逢了不幸。
中州三年禍事過後,昔年晉州城餘生者回想起霍家舊事,不免心中存疑,整理思緒後都可覺察到其中的端倪,發現霍家實乃慘遭陷害的忠國良士,但因人微言輕,更懼禍從口出,大家對霍家的情感都深藏心中,不敢表露,更無人敢在當今朝堂面前為其昭雪沉冤。
山河破碎風飄絮,晉州城卻仍屹立不倒,然,終已物是人非。
外夷大劫之後,少許死裡逃生、懷念故土的晉州人再回家園重操舊事,而新的晉州城吸納了許多新鮮血液,重拾昔日光彩,當然這些新鮮血液多來自禍亂之時千百里外其他因家園不再而顛沛流離的難民。
而今,距外夷之亂已過了十餘年,今朝的晉州自不比其繁盛之時,尤其是夜間的晉州城。
十餘年前的夜,正是晉州城血流成河、哀鴻遍野的夜。
當時煉獄般的情境仍舊縈繞在許多老城民的記憶中,回憶在舊人新人間口口相傳,夜間的晉州城漸漸地成為了常人不敢觸及的禁地。
傳言,夜間的晉州城常有冤魂遊街索命,因而,鮮少有人出沒。
而許多人家也會在自家門前掛上大紅燈籠,以此驅散孤魂野鬼。
*********
晉州城,丑時,無月夜。
雖在夏日間,可深夜依舊在展示著它應有的威嚴,微風輕拂,裹著絲絲涼意在人們的肌膚上擰起一顆顆雞皮疙瘩。
街道間,大多店鋪、人家均已門窗緊閉,而經營較晚的酒館、飯莊亦開始收工打烊。
叮、叮、咚、咚。
是風吹晃燈籠敲擊門柱的聲響。
是行走在街上幾個遊魂腳步磕地的聲響。
也是他們踢到石子後,石子與地面磕碰的聲響。
聲響並不大,在這些醉鬼的耳中聽來也不嘈雜,可不知為何卻有些瘮人。
有時候,喝酒能壯膽,喝得爛醉如泥,天不怕地不怕,可有時候,喝到半醉半醒間,卻容易心慌意亂,容易自己嚇自己。
晉州城夜間的傳說在此時對這五個遊魂酒鬼而言是那麼貼近,可是他們身懷武藝,怎會隨意被傳言給嚇著,然,他們卻情不自禁地放輕、放慢了腳步,讓發出的聲響少些、小些。
五人相互搭著肩,走一步晃三下,從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