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著玩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括的要略寬泛些,本指的是那些系統學習魔法知識,進而能夠施法的存在。在後來的演變下,法師逐漸有另一種狹義的說法,指代的是除開能先天感知元素,但透過後天的各種條件,變得能夠施法的存在。
巫師的誕生是很偶然的,比如父母是普通人,但後代卻是個巫師。而某些種族,誕生巫師的可能性卻高很多。巫師們對於學習法術,有著天然的優越性。
而隨著魔法理論的完善,這種差距正不斷縮小著。
對於自己,屬於巫師還是法師,安可不甚清楚。迄今為止,她掌握的三個法術,就和撿來的一樣。但要說隨心所欲地控制元素的話……那不是和巫妖一樣了嘛。
“是吧?自己也說不出來。”晨星很滿意安可沉思的模樣,“事實上,自冥想法則推廣開,驅使魔力便變成了稀鬆平常的事。一個時代,總會出現一兩個天才,模糊著這兩者的界限。
“但想想,追根溯源,定義二者的是感知元素,從不是感知魔力!雖然很多人將它們混淆,但這兩者就是不同的。最早的系統性魔法指導,《奧術與自然哲理》中提到過,最初的法術是直接號令元素與精神的!”
“魔力本不存在。”安可敏銳地察覺到晨星想要表達的意思。
說完這句話後,安可腦海裡的迷霧彷彿被強行攪動一般。混亂的記憶碎裂、組合,卻又忽然死寂下去,只留下絲絲痛覺。
“好傢伙,想的這麼跳躍!不錯,不錯嘛。”晨星很是欣賞,“這也是少部分塔裡那些魔法史大師老頭的想法……咳咳,我沒說自己是老頭啊。”
“魔力本不存在,現卻是絕大多數施法者們基本的必需品。如今的魔法理論大都建立在魔力這種東西之上,早已與其不可分割。雖然看起來,魔力的出現推動了世界的發展,但推動發展的一定就是好事嗎?”
語氣悠悠,不經意地一說觸動了安可的內心。
比如,巫妖。
“不知是何時開始,學者們發現,魔力具有的泛用性不僅在法術上起作用,同樣對於物質的轉化有巨大地影響。這一點最直觀的證明,便是各種魔法生物的存在。有些論調認為,魔法生物最初也是基本生命,是在魔力的長期緩慢作用下轉化而成的。這種過程的快慢與生物的造物痕跡,以及所處環境的魔力量有著不淺的關係。”
“也就是說,”安可接過話,“現在的生命,其實都是被魔力改造過的,適應如今魔力量的存在了嗎?”
“不錯,這是一種觀點。”晨星點點頭,“但這樣的平衡是多年適應保持的結果,也只在一定範圍內維繫。要是猛然打破這樣的平衡,生命體就會強迫自己快速適應……”
“魔力侵蝕!”
原來如此,魔力侵蝕是生命對於魔力急切適應的結果,安可有所明悟。
“嗯,基本知識還不錯,能立即想到這裡。”晨星對安可的評價有上漲了些,“但你還知道嗎?魔力的分佈其實是不均勻的。”
分佈不均?這應該是常識吧,畢竟有些地方魔力量就是要充足些,不然為何魔法植物只分布在極個別地方呢?
“誒!可不是平均轉化率就增減一兩個點的分佈不均,別想岔了。”看安可滿臉寫著“不應該嗎”的樣子,晨星趕緊解釋,“你聽過‘魔力碗理論’或者說‘傾洩理論’嗎?”
又是不知道的名詞呢。
“這應該算是比較鮮為人知的東西了,畢竟和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都不相關嘛。”晨星道,“這是法師公會在測算魔力分佈構成時發現的,他們發現魔力分佈呈現的方式為‘地方不均,地域均勢,向量幅增’。
“地方不均很好理解,就是之前你想的那樣,各地之間或多或少有魔力量的差異。有稀薄的地方,就有濃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