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蘇軍大捷,聞讓殞命 (第1/2頁)
一粒米飯吃不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家軍自葫蘆口戰敗聞讓之後,士氣大振,連戰連捷,佔領了數座關隘城池,蘇振南親自率軍出征,蘇錦年、蘇承等子弟兵驍勇善戰,前線捷報頻傳。聞讓的軍隊再也無法抵擋蘇家的猛烈攻勢,只能節節敗退,聞讓雖忠勇,但連番敗北,軍中士氣低落,部將漸漸心生怨懟,無心再戰。
聞讓深知自己已無退路,在最後一場戰鬥中,他親自披甲上陣,率領親信精銳部隊衝鋒陷陣,試圖挽回敗局。戰場上,蘇家軍如潮水般向前湧來,殺聲震天,鐵騎如風。聞讓一聲怒吼,策馬衝出重圍,長槍揮舞,槍尖泛著寒光,所向披靡。然蘇家軍中早有準備,蘇錦年命令精兵圍堵,將聞讓困於一片狹窄山谷中。聞讓雖勇,終究寡不敵眾,眼見大勢已去,仍不願輕易放棄。
他一身血跡斑駁,長槍緊握,戰甲早已被敵軍砍裂數處。他眼神堅毅,滿含不甘,喃喃道:“蘇家逆賊,必受天譴!”然而,言音未落,一柄利劍自背後襲來,直刺他的後心。蘇錦年策馬而至,冷眼注視著聞讓倒地,長劍染滿了鮮血。聞讓胸膛劇痛,倒在塵土中,喉間湧出一股鮮血,雙眼卻依舊死死盯著蘇錦年,最後一絲力氣也無法支撐他站起來。蘇錦年沒有多言,默然收劍,轉身離去,聞讓孤零零地倒在血泊中,眼中未盡的憤恨與忠誠化作最後一抹殘光,隨風而逝。
聞讓陣亡的訊息傳回京城,朝廷震怒。文武百官一片譁然,聞讓乃朝中忠臣,素有聲望,但在連連戰敗之下,早有奸臣伺機落井下石。蔡丞相蔡仁攀尤為得勢,趁機在朝堂上大肆彈劾聞讓“私通蘇家”,並指責他戰敗背後藏有陰謀。更有一些小人附和彈劾,朝中一時風聲鶴唳,聞讓的家族也隨之被牽連,面臨滿門抄斬的命運。
皇帝聽聞此事,原本對聞讓抱有幾分憐憫,畢竟聞讓曾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然蔡丞相竭力勸諫,言辭激烈,最終將皇帝說服。皇帝龍顏大怒,下令誅殺聞讓滿門,屍首示眾,以儆效尤。聞讓一族就此蒙冤而亡,忠臣之名反被塗抹為叛賊。
這場政局的動盪讓朝廷的將領們寒心不已,許多忠於朝廷的良將開始對皇帝及朝廷腐敗失望透頂。邊關守將們紛紛上書,暗示他們的不滿與憂慮,甚至有人以辭官相要挾。蔡仁攀對此卻毫不在意,反而加緊了自己的權力擴張。他對朝中局勢瞭如指掌,深知自己掌控的貪官網路已經盤根錯節,根本無人能夠輕易撼動他的地位。
同時,蔡仁攀開始謀劃更為深遠的陰謀。他向皇帝提議遷都臨安,理由是京城舊弊積重,城池陳舊,民怨四起,已不足以作為大國之都。而臨安地處江南,富庶繁華,水運通暢,更適合作為新的國都。皇帝素來懶於政事,聽聞臨安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早已心動,加之蔡仁攀言之鑿鑿,皇帝很快點頭同意了這項建議。
遷都一事提上日程後,蔡仁攀趁機將朝廷內的權力進一步牢牢掌控在手中,暗中策劃如何擴充套件自己的權勢。皇帝對此一無所知,反而因蔡仁攀的巧舌如簧,深信遷都乃是安邦定國的良策。於是,他整日沉迷於後宮美人的懷抱中,耳邊環繞的盡是柔情與美妙歌聲,朝中局勢的動盪與民間的怨聲全然不入他的耳目。
後宮的妃嬪們爭寵鬥豔,每日裡費盡心思討得皇帝歡心。皇宮的金碧輝煌愈發令人眩目,珠寶、絲綢、美玉應有盡有,甚至連皇帝的寢殿都堆滿了各式珍玩。然而,宮外的世界卻早已滿目瘡痍。百姓們飽受重稅壓迫,民生凋敝,朝廷的腐敗和奢靡將整個國家拖入深淵。
與此同時,蘇家父子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下一步行動。蘇振南心中清楚,聞讓之死和朝廷的腐敗提供了絕佳的時機。他召集蘇錦年、蘇承密議,準備進一步推進蘇家的反叛計劃。
“聞讓已死,朝中將領群龍無首,此乃天賜良機。”蘇振南神情凝重地說道,“若我們能聯合更多邊疆守將,或可一舉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