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霞漫山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阿拉什很快回來了,他說道,“匈奴人就在山腳下的溪流邊,他們發現了捕魚簍!”

所有人都黯然,居然沒有人能想起那幾個捕魚簍子!

老阿拉什說出了一個想法,“我們必須立刻做決定,我的意見是殺出去,把這群匈奴兵,向南邊的山谷引,給這裡的女人們留條活路!”

大月氏能活到現在,完全是當年,無數大月氏的男人在前面與匈奴血戰,為後面的婦孺留出了西遷的時間。

劉玉作為翻譯,把老阿拉什的想法說給劉行,他點了點頭,於是所有人都行動起來。

先是古爾麗和劉玉牽出三十二匹戰馬,帶上五天的糧食,在密林裡行走,向著南面的山坡而去,她們在那裡等這些勇士。

十四個男人,穿戴好皮甲,將武器插在腰間,背上弓和盾牌,拿起重弩,向著山坡處快速跑去。

老阿拉什帶著兩個斥候跑在最前面,所有人跟在他們三個的後面,大約有四十米的距離。

前方老阿拉什趴在一處茅草後,向他們做手勢,於是所有人都悄悄匍匐著過去,選了一處茅草做掩護,向下看去。

一百多人的匈奴騎兵,已經到了小溪的這邊,他們將馬交由兩個人管理,其他人已經開始順著山坡,向上走來。

雙方的距離大約有三百米左右,所有人開始坐下給弩上弦,草叢裡全是弓弦的“咯吱”聲。

這些弩全是用單體弓和匈奴人的複合弓合制的,威力跟雙單體弓差不多,必須腰張上弩,他們現在一共有十把。

老阿拉什口裡含著骨笛,在草叢後面逐一拍著十三個人的肩膀,指了指自己的骨笛,所有人都明白,這是讓他們聽到笛聲再射擊。

袁華有些緊張,他側頭看過去,十四個人都半蹲在野草的後面,一動不動的瞄著下面的人。

匈奴人此時已經知道山上有人,於是百夫長讓所有人上山搜尋,可山體並不平緩,原本散開上山的人,正在向著一處平緩處慢慢集中。

兩百米,一陣骨笛聲響起,十四支弩箭飛射,也不用瞄準,一百多個匈奴騎兵現在都幾乎聚在一起,形成前隊和後隊兩群人。

前面舉著盾牌的只有五個,後面大多數人都拿著長武器,有的是長槍,有是長棍,還有兩個明顯身體更強壯拿著雙手斧。

而且這支匈奴騎兵,穿皮甲的也不多,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隻能算是皮襖。裝備遠比不上,山南的那群匈奴兵。

十支重弩射出的骨箭,將兩個盾牌手放倒的同時,側面射擊的也射中了三個長槍手,他們在隊伍裡跌倒,將身後的七八匈奴兵也帶著跌倒。匈奴兵的隊伍有些混亂,有的想往後,有的卻在向前。

山腳下,匈奴百夫長在大喊,“衝上去,衝上去!”

再次向前爬了十米,第二波重弩先後到了,從上向下射擊的重弩,威力遠大於平射。

最前面的那個盾手,被三根弩矢擊中,一根射穿了小腿,一根將盾面擊穿的同時將盾排壓迫他的胸前,第三根重弩直接穿透盾面,箭頭射進了他的胸口。

其他的箭矢,從這個倒下的盾手位置射進去,直接將一條線的敵人全部射倒,有一根弩箭直接穿了兩個人,這一波帶走至少六人。

190米,匈奴兵倒下十一個!

匈奴人也發狂了,後面的人撿起盾牌,繼續向著山坡的頂處移動,後面的弓手也開始射擊,可弓仰射沒有準頭,只能射個大概,而且這群人躲在草叢裡,匈奴射手現在其實也搞不清他們的具體位置。

170米,這段山坡稍緩,匈奴兵前進的快了一點。

第三輪重弩來了,兩個盾牌手倒下,四個長矛手被射穿。匈奴人到此,已經倒下十七人。

150米,第四輪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