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識深厚、理政經驗豐富,又善於調和各方,升任內閣首輔,應能擔起輔佐重任,便就如此定了。”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行禮,齊聲道:“陛下聖明。”

李東陽上前謝恩,神色謙遜卻難掩眼中的堅定。

可隨著李東陽升任,內閣空出的位置,瞬間讓朝堂炸開了鍋。

禮部侍郎王華率先站出,拱手作揖,高聲道:

“陛下,臣舉薦禮部尚書張升入閣。

張大人自幼飽讀詩書,對禮儀典制鑽研頗深,在我朝舉辦的諸多重大典禮中,皆安排得滴水不漏。

今朝堂諸事繁雜,禮儀更是彰顯國威、穩固人心的大事,張大人入內閣,定能在諸多事務上建言獻策,其學識和經驗,必能為朝廷所用。”

話還沒落音,兵部侍郎於度就大步跨出,神色急切,拱手道:

“陛下,如今邊境局勢複雜,內閣需有深諳軍事要務之人,方能應對突發狀況。

臣認為兵部尚書劉大夏劉老大人,久經沙場,南征北戰,謀略過人。

他曾多次作為監軍平定邊境叛亂,對軍事部署、戰略規劃有著獨到見解。

若能入閣,定能在國防軍事方面為陛下排憂解難,保我大明邊疆安寧,內閣實在不能缺這樣的人才。”

戶部尚書侶鍾也不甘示弱,搶步上前,急切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陛下,如今國庫收支、民生經濟,皆是關乎國本的重中之重。

臣也力薦劉大夏,他在地方任職時,輕徭薄賦,興修水利,政績斐然,百姓皆贊其德。

他對經濟民生有著深刻且獨到的見解,能精準把握民間疾苦與經濟脈絡。

唯有如此能臣入閣,方能助力陛下將大明經濟推向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刑部侍郎鄭均一聽,連忙出列,反駁道:

“侶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朝堂之上,律法嚴明才是根基。

劉尚書雖在軍事上有建樹,但於律法刑名之事,卻不及刑部尚書閔珪。

閔大人斷案如神,公正嚴明,經手案件無一錯漏,入內閣可整肅朝綱,維護律法尊嚴,這才是當下緊要之事。”

侶鍾一聽,臉色漲紅,上前一步,指著鄭大人道:

“鄭大人,如今邊疆戰事一觸即發,稍有差池便是生靈塗炭,難道不比律法更要緊?你這是本末倒置!”

鄭均也不示弱,挺直腰桿,大聲回應:

“侶大人,若無律法約束,即便邊疆安穩,朝堂內部也會混亂不堪,這天下談何太平?你莫要只看眼前戰事,不顧長遠大局!”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情緒愈發激動,不少人漲紅了臉,聲音也不自覺拔高。

有人面紅耳赤地爭論政策理念,有人言辭激烈地反駁他人舉薦,甚至有兩位大臣差點拉扯起來,場面一度混亂不堪。

朱佑樘看著這亂糟糟的景象,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不悅,重重地咳嗽一聲:

“朝堂重地,成何體統!都給朕冷靜些,此事朕自會斟酌定奪。

退朝!”

眾臣這才慌忙跪地請罪,可那暗自較勁的目光,仍在朝堂中你來我往。

下朝後,朱佑樘並未直接返回後宮,而是屏退了左右侍從,獨獨留下了徐志道。

“濟危,朝堂之上太過喧鬧,諸多聲音朕也難以分辨。

你心思縝密,眼光獨到,且直言不諱,朕想聽聽你對內閣空缺之位的看法,依你之見,誰更適合入閣?”

朱佑樘神色關切,語氣中滿是對徐志道的信任。

徐志道微微躬身,沉思片刻後,神情莊重地說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關於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穿越成杜荷,原以為能享受富家子弟的生活,沒想到時間是貞觀十七年,跟著李承乾謀反失敗的日子。而且他們謀反的事馬上就要洩露!結果是被處以極刑!杜荷頭七沒過,美豔的公主媳婦就要改嫁?還給別的男人生了3個大胖小子!孰可忍,杜荷不能忍啊!他一定要逆天改命,絕不能當大唐第二個綠帽王!
歷史 連載 39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