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清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禪猛地將戰報摔在案几上,發怒道:
“成何體統!事前不上報,引水淹城,致使百姓死傷過萬,他魏延眼中還有沒有朕!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
劉禪如此憤怒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確實為析縣的過萬無辜百姓的生命感到極度惋惜,畢竟劉禪擁有的後世靈魂還未被這個時代完全同化,生靈之性命在他眼中還是較為神聖的。
二是劉禪惱怒魏延不將此事上報於他,自己獨斷專行。
他不敢想象後世史官的筆下會如何描寫魏延,屠夫?劊子手?魏延征戰一世的名聲,極有可能因為此戰後身敗名裂。
君不見那人屠白起,都已死了幾百年了,世人至今還多有唾罵。
劉禪嘆了口氣,暗道:“魏延啊魏延,你提前上報一番,朕可與你一同分擔史官筆下的火力不好嗎?朕豈是那種不知輕重且不願負責之人……”
營帳內的眾將頓時噤若寒蟬,面面相覷,不敢發出一點聲響。
徐達閱讀完戰報後,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息怒,且聽臣一言。”
劉禪看向徐達,深吸了一口氣,道:“天德啊,事已至此,你且說說,此事應當如何處理?”
徐達不慌不忙作揖道:
“陛下,魏延將軍此役雖用計過於狠辣,致使均縣百姓傷亡慘重,但從戰事角度而言,他確實大破魏軍,生擒王凌父子,為我軍除去一大勁敵,這是不可忽視的戰功。”
劉禪擺了擺手道:“天德,朕想聽的不是這個,如今事已發生,朕想知道的是,如何善後!”
徐達聞言一怔,稍一思索,隨即心領神會,然後微笑道:
“陛下,如今大水過後,析縣還存活的百姓正遭受大難,良田、食物、房屋皆毀,陛下可即刻下令,派遣人攜帶軍糧等一應物資前往析縣賑災,安撫倖存百姓。”
“一來可救百姓於水火,彰顯大漢愛民之心,二來也能及時彌補魏延將軍此舉帶來的過錯,收攏民心,至於魏延將軍,其行為魯莽,如此大事不提前上奏……嗯,該罰!待他回來後,陛下可當面訓誡……”
聞言,劉禪點了點頭,神色稍緩:“恩,天德此言,甚合朕心。當下不是糾結對與錯的時候,應及時安撫析縣的倖存百姓!”
不愧是徐達,這傢伙的政治智慧對比其他武將就是降維打擊。
三言兩語間,徐達便知道劉禪的真實想法乃是如何保下魏延,淡化此事的影響。
又三言兩語間,將魏延的過錯定了調,無他——唯魯莽爾。
徐達絕口不提魏延殘害過萬無辜生靈的事,避重就輕,又幫劉禪想到了如何懲罰魏延,那就是——訓誡!
只是訓誡。
劉禪瞄了徐達一眼,這傢伙還真是六邊形人才,不僅政治場上玩的轉,領兵打仗還厲害。
劉禪沉思片刻,隨即說道:
“然除了即刻賑災以外,朕決定再從軍中抽調一千士卒前往析縣,他們不僅要協助析縣百姓重建房屋,還要幫助百姓恢復農事,確保析縣倖存者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此間一應花銷由朝廷負責。”
劉禪微微頓了頓,又堅定道:“析縣百姓遭受此大難,皆是朕之失職,與旁人無關,朕決定,倖存的百姓這一整年的糧食供應,都由朝廷負責,派人將此事告知李嚴和狄仁傑,增大後方糧草轉運量。”
說完後,劉禪又補充道:“還有,告知析縣倖存百姓,若大漢能在南陽取勝,朝廷承諾免除析縣百姓五年的田租、口賦、算賦,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重建家園,休養生息。”
營帳內的將領們聽聞,心中皆是一震,對劉禪的仁善深感敬佩。
在這亂世之中,能有如此心繫百姓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