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危機 (第2/3頁)
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道,他們只知道自己確實拿到了餉銀,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用擔心自己被餓死了。
所有人都只知道自己應該知道的,對其他,他們不僅不知道,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想知道。大家都明白:規矩,是至高無上的——無論是能公開講的,還是不能在明面上講的,都要尊重,而且必須遵守。
嗯,只要你想在這片土地上活下去的話。
沉浸在喜悅中的大兵們剛剛吃了兩三天飽飯,幾兩銀子在懷裡還沒揣熱乎,便聽到風聲:要上陣了,有一大股悍匪來襲,匪首叫關盛雲。
再次炸營了。
由於怕其他營兵以後有樣學樣的跟著鬧起來,雖然人人有份,這次朝廷發放積欠糧餉的真正原因,無論是地方衙門還是各級軍官都隻字未提,只是說朝廷的體恤和聖上的恩典,在沒有手機和網際網路,而且軍營文盲率幾乎百分百的封閉環境下,其他各營的大兵們對這次的喜從天降都恍在夢中,一時間完全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因而各種猜測都在私下流傳……這下好了,動員令一下來,大家瞬間都找到了標準答案:原來是要咱們賣命啊!
額呸!
憑什麼?
幾年了,不給發餉也就算了,連飯都不給吃!好容易也給糧了、也給錢了,原來是要打仗了!俺才剛吃幾頓飽飯,被賊人砍死銀子能帶去下邊花麼?
沒門兒!
大兵們的直線思維直接把兩個偶然併發的事件串聯到一起,於是,所有營地都炸了鍋,時刻處在爆發的邊緣。
遊擊將軍陸有德再次連滾帶爬的跑回城送信,蕭長華、吳多貴和周持正等人聞訊也慌了神:禍不單行啊!早不來晚不來,恰恰在這個節骨眼上整這麼一齣兒,整營投了賊事小,亂兵入夥要交投名狀——自己全家的性命堪憂可是真的啊!
平日裡文視武如草芥武視文如仇寇的一眾文武,史無前例的前嫌盡棄,在知府衙門裡秉燭達旦談了一宿,終於制定出一個萬無一失的禦敵方案。
破曉時分,一陣緊急的蹄聲在官道上響起,六百里加急的公文,密密麻麻籤滿了地方大小文武萬眾一心為聖上慷慨赴死的豪情壯志,被送往京師。在警訊加決心書的末了,委婉地提了一句:連年天災,營中的馬匹草料不足,又遇到馬瘟,多有倒斃……不過,這絲毫不影響眾志成城誓滅萬餘強賊的信心!
話說關盛雲,被一千幾百張嗷嗷喊餓的嘴逼著,內心半情不願、表面成竹在胸地向榆林開過來。
部眾們很高興,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平生的足跡從未踏出自己居住地三十華里的範圍,其中更有超過半數,這個範圍甚至可以縮小至十華里。在這些人心中,背井離鄉的憂思很快被拋卻:榆林府恍如瑤池仙境般的存在,充滿了美好的憧憬與嚮往。
關盛雲和高藤豆等幾個營官老兵們則憂心忡忡。他們知道,沒有攻城重灌備,好吧,就算有,那幫傢伙也不會使用、沒有戰鬥經驗、鎧甲就不提了,甚至沒有像樣的武器、更沒有糧草輜重補給……榆林府高高的城牆將是他們人生的盡頭。而且,多年的戍邊經驗告訴關盛雲:城外,至少還會有三至四個營的邊軍在虎視眈眈地等著收割自己這些首級換賞錢——倉促糾集的烏合之眾對正規軍來說,就是首級功!
然而,事態已是騎虎難下,被團眾裹挾的關盛雲別無他法,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離城約二十幾裡,關盛雲紮下了營寨。
為了預防“敵襲”,關盛雲命令輔兵隊去砍樹,稍後建造營牆柵欄和拒馬,其他各營挖壕溝,埋鍋壘灶……部眾們被明日攻城的興奮感和恐懼感驅使著,忙得熱火朝天,沒有留意關盛雲帶著營官和親信們聚攏到一起……好吧,臨戰麼,長官們前敵軍議也很正常。
看著忙碌的場面,無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