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歲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
大不了等這經書抄完了,您再尋個由頭教訓她便是了,她總不能一直抄下去。”
主子素來衝動,保不齊就要因氣不過而責罰喜塔臘氏了。
這可不是衝動發洩的時候。
惠妃冷靜了下來,沉吟片刻,道:“放心,本宮不為難她,但有人可忍不下去。
本宮就不信,這喜塔臘氏得了寵,其他人就能沉得住氣?有幾分寵便不知天高地厚了,本宮倒要她看看有二心的下場。指望本宮庇護她,就要有忠心不二的自覺。”
午後,太醫院的胡太醫來了。
惠妃近日裡身子不適,常召了太醫院的胡太醫來請脈。
英珠知曉,是宮外的大阿哥府上又生了個女兒的緣故。
大阿哥早些年娶了尚書科爾坤之女伊爾根覺羅氏為嫡福晉,大阿哥這些年專寵嫡福晉,孩子一個個地生,卻是連生三女,皆是嫡福晉所出,至今府上都未有一子。
三月十一,大阿哥府上又多了位三格格,惠妃氣得頭疼病又犯了,這些日子斷斷續續地請太醫。
念及近日自個兒風頭有些盛,英珠就不怎麼出去了,窩在屋子裡安安靜靜地抄寫佛經。
一來免得出去的太頻繁,招了惠妃的厭惡。
二來避免撞上其他嬪妃,這會兒可正是那些嬪妃瞧她眼紅的時候,出去了就是一堆的麻煩。
不如趁此機會低調一些,少惹些事端。
英珠想著大阿哥和太子,大阿哥府上都有了三個女兒,太子卻至今未曾迎娶太子妃。
雖說大阿哥年長,但太子也已十七了,也該到了冊太子妃的時候,卻至今沒旨意下來。
太子的生母赫舍里氏是皇上的元配皇后,當年的四大輔臣之首索尼的孫女。
當年因三藩之亂,皇上早早立了才兩歲的二阿哥胤礽為皇太子,至今已有十餘年,皇太子也一直住在宮裡的毓慶宮,由皇上親自教導。
她雖不懂這些政治之爭,但太子和大阿哥之間的齟齬早有苗頭,她多少也看出來些。
大阿哥為長子,卻因非嫡出,而未被立為皇太子。
惠妃和大阿哥都對此事耿耿於懷,卻不好表現出來。
然而憑這些年大阿哥府上只有嫡女出生,卻無庶子庶女出生的情況來看,大阿哥是在與太子相爭,打著在冊封太子妃之前先生下嫡子,踩太子一頭的心思。
太子雖名分已定,又得寵,但生母早逝,皇上的寵愛是榮寵,卻也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
隨著諸位阿哥年齡漸長,太子的處境也將漸漸不利,勢必有一場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