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一代大醫 (第1/2頁)
空白符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個小醫生姓唐?”華老坐在寬大的沙發上問道。
“唐正。”
華老聽到這個名字,點了點頭,“做人堂堂正正,嗯,名字不錯。”
“唐醫生雖然年輕,但是醫術高超,上次新型病毒感染就是他出的方子。”李長生聽到華老表揚唐正,立即跟著說道。
“沒想到呀年紀輕輕有如此的本事。年輕有本事,處理起事情不死板。這是個好苗子呀。”華老點頭道。
“華老,你突然回陽城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李長生是聰明人,華老突然回到陽城還特意來醫院一趟,肯定是有事。
“長生呀,既然你問了,我也就不瞞你了。”華老說道這裡輕輕地撥出一口氣,“我這次回來,一是回來看看親人朋友,二是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我準備收徒弟。”
“收徒弟?”聽到華老的話,王長生不由得一驚,華老那是什麼人物。從醫術上說,是華夏頂尖的醫生,幾乎沒人能超越。從地位上說,不僅是京師醫院的院長同時還是醫學會的會長。
不管醫術和地位都可以說是站在醫學界金字塔尖上的人物,他要收徒弟,不知道多少人要擠破腦袋。這個風聲一旦放出去,華老家的門檻都的被踏破了。而且這麼多年,不管誰想拜華老為師,都被他拒絕了。現在華老突然提出要收徒弟,李長生怎麼能不吃驚。
“長生,你也不用吃驚。過去我從不收徒弟,不是沒有好苗子,是我嫌麻煩。現在我越是學習中醫,越是覺得需要傳承,把中醫發揚光大。”
“我原本是想就近收徒的,在京師我去了不少醫院,一個都沒看上。我來醫院也是想著碰碰運氣,看看你們中醫科有沒有跟我有緣的。”
“華老,您的意思是您想找一個學中醫的當徒弟。”
“沒錯,西醫從發展到現在也就才二百年,診斷技術更多的是藉助先進的醫療儀器裝置和實驗室做出對疾病準確的診斷。”
“中醫就不同了,華夏中醫幾千年的歷史了,好的中醫在不借助任何儀器的情況下,透過望聞問切就能判斷出患者的病情。”
“而且我越是深入對中醫的研究,我越是發現中醫的博大精深。不過,現在很多人對中醫有成見,不相信中醫,看不起中醫。”
“就比如說陽城醫院吧,中醫科有多少大夫,績效又是個什麼情況,每年醫院投到中醫科的資金又是多少?”
華老的確說的是實情,陽城醫院裡一般的科室至少也有十到十五個人左右。如果是外科、腫瘤科那些重要的科室,醫生更多,甚至還有不少權威的專家。而中醫科不算主任,只有八個醫生。
在績效方面,自從改革後中醫科的績效也一直都是墊底的,就算是沈中正想了很多辦法,依然沒有什麼起色。
要不是沈中正的醫術還算是高超,中醫科會比現在更加慘。
還有就是投入資金方面,醫院裡一些重要的科室,比如心胸外科,骨傷科,神經外科等一些西醫科室,每天醫院都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為的是和國際接軌。而中醫科投入的資金就很有數了。
“華老……”
“你不用解釋,我這麼說並不是針對陽城醫院,這是整個行業的現狀,也是中醫的悲哀。”
李長生想解釋一下,被華老給攔住了。
“這是我為什麼要在中醫科收徒的原因,發揚中醫靠的不僅是口號,更是人才。”
李長生點頭,“華老,那您有什麼要求?”
“人品好,有天賦。”
人品好,有天賦,中醫科除了唐正就沒有別人了。李長生立即明白,華老這是就差指名點姓的要唐正了。
唐正不僅是中醫科的寶,更是整個醫院的寶。一旦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