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封侯 (第1/4頁)
劉珊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衛青部隊人數眾多,在邊境休整及返回路上時間頗久。
這段時間裡,公孫詡出生了。
劉徹對公孫詡也有賞賜,賞了塊玉石,上面精雕了一隻老鼠(今年壬子年),老鼠的鬍鬚都活靈活現,可見是大家之作。在衛昭的建議下,老鼠玉石背後刻上了“鼠”能生巧。
包括劉徹本人都是不解的,為何老鼠會巧?
衛昭解釋說,這是諧音,熟能生巧的意思。所謂熟能生巧,主要是靠勤奮,希望阿栩是個勤奮的人。
本來,衛昭想刻個玉“鼠”臨風的,但想到這孩子是歷史上的公孫敬聲,衛昭覺得,這長什麼樣已經該不重要了,最重要的還是要學好。
公孫詡便是歷史上的公孫敬聲,名字好聽,但是卻是個跟公主通姦,貪汙公款的人……
衛家的小輩,大概只有一個是如此不學好的,衛昭印象也格外深刻。
不如,把崽培養成個勤奮愛學習的道德君子吧……孩子品行的培養,都靠的後天人為,衛昭還就不信了,她還不能培養出一個陽光好少年來了?
對於公孫家而言,這個孩子更是重要。
他是公孫賀獨子不說,還受到了皇帝的喜愛,皇帝都親自送了禮物,這有多難得?
結合近來公孫賀灰頭土臉的現狀,更讓一眾姓公孫的看重。
公孫敖和李廣有大罪,其中李廣罪責最重,交了大筆錢財贖罪後免罪免官,公孫敖罰了大筆錢,被貶成普通低階軍官;公孫賀未被免官,但為人更加低調……
本次出征,皇帝還是比較謹慎,怕力有不逮導致邊防空虛,匈奴趁機而入,故並不動用邊郡駐兵,更多地是就地招募長安附近各郡的良家子,混上些老卒。
邊郡的訊息近來也終於隨著商販與士卒的迴歸,傳入民間。
衛昭在公孫詡出生後,便出外巡視義務教育和醫院鋪設情況,大姐的月子完全託付給了二姐照料……
沒辦法,衛昭沒生過,她也不懂應該如何照看,只好出錢出人,聊表心意。
在去病的懇求下,衛昭本次巡視到時帶上了去病……
這孩子也大了,衛昭也希望他能多見識民間,而不要做一個脫離群眾的世家公子。
在刻意的鍛鍊下,衛昭騎馬也差不多快10年了,也可以勉強說句弓馬嫻熟了,沒看到去病小時候衛昭和他比騎射還贏了去病嘛……
當然了,現在去病就是讓著衛昭,衛昭也贏不了他了……
衛少兒雖然有時也會訓斥兒子,但大部分情況還是溺愛去病的,對教導他並不熱衷,陳掌只是繼父,看到皇上很喜歡去病,去病又和平陽公主府走得近,竟然對去病討好居多……
十餘年的經營,義務教育看起來已經很像樣子了。
各縣至少1家小學,適齡孩童只要願意學便收入教導。
一開始,因為貴族有家傳經學,並不是很看得上這義務教育的學校,貧苦人家討生活都難,顧不上學習,故學校裡以良家子居多。
後來,皇帝掌權,對義務教育投入加大,再加上這裡培養數算與認字的人的週期確實短,來學校學習的孩子也是越來越多。
衛昭帶著去病巡視了幾個縣,發現這些老師看起來心情並不好,衛昭很是詫異,以為他們有什麼困難,便問了一個校長。
校長直言,邊郡傳來訊息,李廣和公孫敖的部隊死傷慘重,這許多人家都死了人,活下來的傷員也不知如何養活……
衛昭沉默了,這校長看到衛昭沉默,怕自己說錯了話,連忙解釋,說學校裡的學生及親屬還是感念衛大人的恩德,故多把家人送入衛青與公孫賀的隊伍,倒因此得以保全……可見衛大人的弟弟和姐夫還是有本事的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