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出兵 (第3/4頁)
劉珊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政策。
大農令反對……嗯,這個很合理,畢竟大農令負責錢和糧嘛,他反對是正常的。
太僕反對……嗯,這個人管馬匹車輛,反對也合理。
丞相反對……丞相韓安國有什麼好反對了?眾人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丞相韓安國反對這個建議:“高祖劉邦,英武聖明,尚且被匈奴圍於平城達七日之久,何況兵馬一動,天下騷動,勝負難料,不可輕率出兵。”
意思很明顯嘛,皇上你英明神武的祖宗都打不過匈奴,你跟他比起來差遠了,就別折騰了。
而且,這個設圍的套路也沒有很新鮮吧?不就是抄襲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的策略嘛。都是在雁門,透過小股人馬誘敵,讓匈奴深入殲滅。
李牧當年是成功了的啊,殺了十多萬人,匈奴就是再粗鄙,也沒道理這麼明顯的,同一個陷阱跳進去兩次吧。
劉徹心裡窩火的很。
又看不起朕?
當然,他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論兵事,他確實無法和高祖相比。但是他也比較不能容忍自己做點什麼,大臣都拿祖宗來勸諫的。
一個孝字壓上來,反駁都不好反駁。
豈不是自己要束手束腳?隨便做點什麼都要被這些人說三道四,這日子還有法過嗎?
王恢雖然不滿韓安國帶頭反對自己,但聽韓安國說這個話,倒是覺得自己的建議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了。
雖然說有點像粗糙的激將法,但是無所謂啊,好使就行。
王恢連忙出列進言:“戰國初期,代國土地少,北方還有強胡的侵擾,南方有中原大國的威脅,代國君臣上下一體,同仇敵愾,奮勇抗擊外侵;胡人雖強大,也不敢輕易侵擾代國。如今我大漢強盛,海內一統,陛下威名遠揚,然而匈奴卻侵擾不止,每次與漢和親,不過短短數年便違背約定,正是因為沒有堅決抗擊的緣故!”
眾人沉默,王恢的話無疑是對的,但能不能這麼做就兩說了。
朝中激烈爭辯,一方說此計冒險,變數很大,容易激怒匈奴;一方說匈奴時常侵擾,我大漢不能委曲求全一輩子,總要開始反擊的,不如從此開始。
朝中吵了幾天,皇帝最終採納王恢的建議,準備設計伏擊匈奴。
皇帝最終決定下血本,派遣精兵30萬伏擊匈奴。
命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
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3萬多人出代郡,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並斷其退路,一舉全殲匈奴主力。
派遣商人聶壹前往匈奴誘敵。
程不識繼續前往雁門駐守,防止計謀失敗,匈奴沿路燒殺搶掠,程不識就是大漢最後的兜底了。
整個國家機器迅速運轉了起來。
程不識、李廣都要出擊匈奴,宮廷被迫換了一些守衛,故而一些不重要的宮殿的管理許可權下放了些,比如永巷等粗人居住之地,交給了韓嫣管理。
韓嫣其實挺想跟著大部隊一起去伏擊匈奴的,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大漢獲勝機率挺大的。
整整30萬精兵啊,還是伏擊,還有這麼多名將……多好的立功機會。
可惜,自己被束縛在後宮裡啊。
跟金俗在一起久了,也有些膩歪了,只能說,這就是男人吧。韓嫣近來覺得有些無聊,剛好接了永巷的任務,雖然覺得無趣,但是想起永巷有一些漂亮宮女,又覺得有意思了起來。
這些永巷的宮女多是一些犯了錯的女人,做著最辛苦的工作,還被人欺負,很是勞累,大概是整個後宮怨憤最多的地方。
韓嫣發現,犯錯不犯錯的,跟長相其實沒什麼關係。甚至不少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