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晃過了年,初四上午,旭哥、佩青也要上班了,我搭車回市裡。
十點到了旭哥那兒,我叫佩青開車,先去汪校長家,再去高局長家,最後才去聞主任家拜年。
中午在聞主任家吃中飯。
下午,我回到宿舍,打電話給易館長拜年。
易館長很感動,和我聊了很久,得知我為明天的會議已回到四水,便說:“晚上到我家來吃頓飯,等會叫譚軍來邀你。”
我一口答應:“好,我對考古也有興趣。”
一會兒,譚軍就給我來拜年了,提了大包小包幾袋禮品,我發煙,泡茶,擺糖果盒。坐下聊些過年的趣事。
這時,我才把自己的計劃透給他,說現在編制抓得緊,我想把唐盛推薦給易館長,唐盛願意,不知易館長會不會收。
譚軍說:“他那個人有個特點,對人好就一好到底,不願意理的人,就絕對不理。你去說,他會同意。”
我說:“你就在一旁敲邊鼓。要他心甘情願,唐盛過去才會得到重視,反正不勉強。萬一不行,我們再想辦法。”
譚軍點點頭:“反正我就全拜託你了。”
說完這句,他又說:“易館長家在郊區,有五六里,我們叫一輛計程車過去吧。”
我搖了搖頭,打電話給佩青,要他來送我們一趟。
一會兒,佩青敲開我的門。
我叫他拿些禮物先走。
兩人下樓,邊走邊聊,在樓下碰到熟人,我主動上前握手,寒暄幾句。
上了車,我對佩青說:“送到那兒,你就回去,我們要吃了晚餐才回來,到時再打你電話。”
譚軍等我交代完畢,就打易館長電話。說了幾句,掛機,對我說道:
“他在門口等。夫人姓朱,教書的,我們稱她為朱老師。”
初四街上人不多,一路滔滔,開到東郊,譚軍說,就是前面那棟。車子減速,開進了一座建有院牆的樓房前。
易館長、朱老師站在地坪迎接。
一下車,夫婦倆就上前迎接。大家握手,互道新年好。佩青從車尾廂提下幾盒禮品交給朱老師,說:“這是他們兩個的小意思。”
朱老師接過,對我倆說:“還這麼客氣啊。”
佩青說:“東哥,我先回去,要接,你就打我電話。”
朱老師對佩青說:“你也到這兒吃晚餐啊。”
佩青說:“還早著呢。”
他笑一笑,鑽進車子開走了。
我介紹道:“我一個朋友的司機。”
易館長點點頭,夫婦倆陪我們進屋。
我稱讚這房子建得好,有徽派風格。
易館長笑道:“那就先參觀一下。我很喜歡徽派風格,馬頭牆有很高的辨識度。別人找不到我家,我就說,就是那棟有馬頭牆的房子。”
我答道:“馬頭牆不僅有很高的辨識度,而且有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能有效阻止火源。”
易館長說:“對。防火。”
我接著說:“徽派建築很符合你的文人氣質,它有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很有藝術口味。”
易館長望著我,笑道:“你不是學建築的呀。”
我笑道:“在大學裡面嘛,只要你想學,圖書館有的是資料,我對什麼都感興趣,見到什麼感興趣的,自己不懂的就抄一些,所以叫懂點皮毛。”
譚軍插言:“他還懂醫學呢,跟我們談過讀書時就交了一個同學,同學懂醫,他就跟著學。”
“啊?”易館長定定地看了著我,“不簡單,不簡單啊。”
我說:“淺嘗輒止,我有個高中老師送了我一句話,大學不讀書,參加工作後再讀,那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