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子愛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說好的東西,塞大帝為什麼不用。
駱駝作為一種適應沙漠和半乾旱地區生活的動物,也是一種具備反芻功能的草食動物,它們的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瘤胃、網胃和腺胃。
這種構造使得駱駝能以沙漠地區或者半乾旱地區中稀少的植被上的粗糙部分為食,比如梭梭、胡楊、沙拐棗、狼毒草、野西瓜、還有仙人掌。
可以說,在沙漠和半乾旱地區生長的幾乎任何植物,都可以成為駱駝的食物。
就這一點,在這回對於阿拉伯半島的大遠征中,就已經爆殺牛馬了。
畢竟沙漠不長草的,要是用牛馬運輸,那就還得額外攜帶草料,而這將會把後勤成本提高到一個讓塞大帝無法承受的地步,要知道穆罕默德-阿里所部足足有兩萬餘人。
以北宋時期沈括的演算法來看,一個士兵至少需要三個民夫運輸糧食。
而這地方既是沙漠,又沒有官道,車輛難行,只會進一步加劇後勤壓力。
換句話講,穆罕默德-阿里的軍隊至少需要十萬民夫。
而為了壓縮成本以及打擊異端,這些民夫的損耗率會達到一個相當驚人的地步,類似的手段大概是對於出現任何疾病現象的異端分子一律殺死,當軍隊糧食不夠時,不再為異端提供返程的糧食,而是直接驅使異端與瓦哈比派作戰,或者將他們賣給當地的貝都因遊牧部落以換取糧食。
這種事情嗎,蘇丹那是知道也裝不知道,所謂“老爺心善,見不得這些”就是如此了
除了運輸方面做文章,士兵吃什麼其實也是一個值得思慮的地方。
對於沙漠的環境來說,烹飪肯定是別想了,這就是一種奢望,飲用水都稀缺的要死,哪還有多餘的水來烹飪啊。
所以嘛,乾麵包,醃羊肉以及一些便於攜帶的硬餅乾就成為了主食。
其中硬餅乾最受歡迎,因為普通麵包不能長時間保持良好狀態。
而硬餅乾在烘烤後儲存,可以保持良好狀態一年,算是非常適合軍隊的食物了。
即便如此,對於後勤的問題,穆罕默德-阿里還是安排了其他的供給方式。
除了依靠民夫的運輸外,穆罕默德-阿里還特意找了塞大帝批了一筆款子,這筆款子就是拿來找當地貝都因遊牧部落買糧食的錢,畢竟運輸銀幣比運輸糧食的效率還是高多了。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搶而是要買,別開玩笑了,穆罕默德-阿里人生地不熟的,別說搶這些部落了,他還得依靠對方帶路。
除了軍事上的考慮以外,穆罕默德-阿里還要做政治上的考慮,陛下的意思很明顯,對於這次大遠征中來投靠的貝都因部落,一律要給予優待,便於後續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統治。
在這塊土地上建立直接統治的成本實在太高了,塞大帝只能設定一個總督職位,同時依靠部落來統治,雖然這有隱患,但他有自信在他死前絕不會叛亂。
而他死後嘛,火車瞭解一下。
現在,到穆罕默德-阿里表演跳島戰術(沙漠尊享,什葉加速,貝奸帶路之遙遙領先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