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太子愛德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易的終點站
阿拉伯半島上的嚴酷環境經常導致部落間的衝突,但每年他們都會停戰一段時間,並前往麥加朝覲。
這趟旅程有其宗教理由,即向克爾白致敬,並飲用滲滲泉的泉水。然而,這時也是一年一度仲裁紛爭的時刻,債務獲得解決,人們於麥加市集進行貿易。
各部落因這些一年一度的盛事而產生共同的信念,使麥加在半島上的地位極其重要。
穆罕默德的曾祖父是首先替商隊安裝駱駝座騎的,而這已成為當地經濟的一部分。
各部落聯盟與商賈們進行貿易,當地的遊牧部落則帶來皮革、牲畜與當地山區開採的金屬。
因此駱駝商隊能夠在麥加滿載而歸,並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城市進行貿易。
伊斯蘭傳統宣稱從各大洲來的貨物也流通到麥加。
北非和遠東地區應該流通香料、皮革、藥品、衣服和奴隸到敘利亞;麥加則大賺一筆,並買進武器、穀物和酒,並流通至阿拉伯各地。麥加人同拜占庭人和貝都因人簽訂合約,協調出商隊的安全路線,安全路線亦包含了水源和牧草的權利。
這些額外的服務增強了麥加的政經勢力,成為各貿易部落(包括班努·塔米姆部落)所組成的鬆散聯盟的盟主。其他的勢力諸如阿比西尼亞人、伽珊人和拉赫姆人等都已經式微,但麥加卻是六世紀晚期阿拉伯地區首要的政治與經濟樞紐。
當穆罕默德於公元570年出生的時候,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伊斯蘭教從此便不可避免地和麥加產生了關係。
穆罕默德出生於統治階層古萊什部落的一個小分支,是為雜湊姆家族。在這位封印先知他610年接受天啟,開始宣揚一神信仰後,他就和麥加格格不入。
穆罕默德在忍受了13年的迫害之後於622年與追隨者們一同遷移至麥地那。
然而古萊什族與穆斯林的衝突仍然存在:兩軍爆發了白德爾戰役,穆斯林於麥地那城外打敗了古萊什族;但麥加的軍隊在武侯德戰役打敗了穆斯林。
可惜不知道為什麼,似乎一神教在當時已經成為主流,627年的壕溝戰役中,穆斯林已經取得絕對優勢,一舉擊敗了異教徒,穆罕默德回到了麥加。
然而古萊什部族再一次跳反,可惜在神面前,他們不過跳樑小醜。
此後,穆罕默德宣佈特赦麥加人,並特別贈送禮物給統治階層。麥加克爾白裡的偶像和儀式壁畫全部都被清除一空。
穆罕默德隨即宣佈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讓該地成為穆斯林朝覲的中心,聖城就此確立。
而侯賽因帕夏所來麥加參拜的正是禁廟-克爾白。
從遠處看去,克爾白是一座立方體的石造建築,由麥加附近山區的花崗石為材料,建立在一座的大理石平臺上。建築的四個角面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東南邊的角稱為“黑石角”,鑲有一塊黑色的隕石,一般即稱之為“黑石”,是當年穆罕默德清除偶像後唯一得以保留的。其餘三個角分別稱為“伊拉克角”(東北)、“沙姆角”)(西北,沙姆即黎凡特/敘利亞之意)和“葉門角”(西南)。
克爾白禁廟外覆黑色絲綢布,上繡金質的古蘭經經文。
這種布在阿拉伯語裡稱為“基斯瓦”,每年都要在朝聖節前換新(這塊布由法蒂瑪王朝開始由埃及供應)。
克爾白禁廟的東北牆設有離地2米高的大門,是克爾白的正面。
欲進入此大門須經由配有輪子的木製樓梯。
克爾白的地板與內牆鋪設大理石,屋頂則以三根柱子支撐。內牆大理石的鋪設高度只接近屋頂的一半,內牆的上半部則以綠色布幔覆蓋,繡有金質的古蘭經經文。
克爾白並沒有窗戶,大門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