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儘管和阿希姆的對話不盡如人意,然而海因裡希卻好似完全沒放在心上,仍舊“不計前嫌”地推舉他成為了一名奧地利-匈牙利聯盟的指揮官,作為過渡,他指派阿希姆先跟在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指揮官後面學習。
而因為進入戰時的原因,利蘭想要離開貝爾格萊德的請求也被拒絕了,他試圖向安內特公爵請求幫助,然而卻連對方的面都沒見到,利蘭很快明白了路德維奇的態度,英格蘭遠在天邊的友誼看不見摸不著,奧地利近在眼前的關懷實在溫暖人心。
阿希姆很快就對於那套老掉牙的軍事陣地戰失去了興趣,在他看來,匈牙利是個依賴耕作的農業國家,要對付全民皆兵、以戰養戰的奧斯曼帝國,陣地戰完全是件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最好不要和它在正面戰場上發生衝突,而是使些“盤外招”,也許效果更好。
奧斯曼帝國的先祖曾是一些遊牧民的首領,在經過一些戰役後得到了薩拉丁賞賜的一塊封地,然後繼續經歷了更多的戰役後得到了更大的封地,傳說這位先祖曾經做過一個預言夢,夢中他的腰間生長出一棵參天大樹,樹的根下俯臥著四條山脈,分別是高加索山脈、阿特拉斯山脈、託魯斯山脈和巴爾幹山脈,接著又流出四條大河,分別是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尼羅河和多瑙河。
接著河流滋養出豐饒的莊稼,高山遍佈深林,城市所有的建築上都綴滿新月,夜鶯的叫聲和宣禮聲交融,最後,坐落在兩洲兩海交匯處的君士坦丁堡恰似一顆璀璨的寶石,正當他要將這枚墜著寶石的戒指戴在手上時,他的夢醒了過來。
雖然這個夢和所有文明的誕生一樣,都不約而同地充斥著明顯的藝術加工以及神秘主義氣息,但奧斯曼的土地確實如同預言中那樣不斷擴大,拿下了那些高山和河流,近些年逐步如同預言一樣,逼近著天主教文明的腹地。
然而阿希姆很清楚,對於奧斯曼來說,放棄他們的遊牧文化,轉變成為農耕文明需要時間,所以短時間來說,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農業資源去供養如此數量龐大的軍事部隊,那麼?他們是如何擁有龐大的戰爭人口的呢?
答案很明顯,雖然奧斯曼帝國一直以數量龐大質量精良的騎兵部隊為人所知,但實際上,他們專門從事職業軍人的人口並不多,即使在鼎盛時期,也最多隻有五千人,這些人被稱為西帕希騎兵,除了職業軍人的西帕希騎兵外,相當一部分都是屬於半僱傭制的阿金基戰士。
在這裡有一個十分反直覺的事,一般來說,大多數國家都會挑選本民族或是本宗教的人擔任職業軍人,然而奧斯曼卻並非如此。
這些阿金基戰士基本上是生活在奧斯曼邊緣地區的普通農民,他們世代信仰伊斯蘭教,因為常年征戰具有不錯的軍事素養,他們擅長騎馬以及使用弓箭,在戰時會響應蘇丹徵召入伍,他們和普通僱傭兵不同,每場戰爭勝利時,蘇丹會從戰利品中抽出相當大的一部分給這些阿金基戰士作為額外的犒賞,因此這些農民也十分樂於參加戰役。
而西帕希騎兵的成因則略微複雜,在奧斯曼征服了一座又一座屬於天主教的城堡後,由於奧斯曼的國教是伊斯蘭教,這就導致了一些宗教遺留問題,原本這些土地上的主人,這些信仰天主教的貴族為了躲避奧斯曼人,帶著他們的財產和家眷逃到更西的地方,逃到了那些尚未經歷過遊牧民族戰火的、依舊沐浴在天主教鐘鳴鼎食餘茵庇佑下的地區。
他們把所有能帶走的金銀財寶都帶走了,除了那些帶不走田野間的土地,以及放在船上佔地方的奴隸和佃農,於是奧斯曼人接管了他們。蘇丹對於這些異教徒沒什麼好感,自然也沒什麼好臉色,他不許這些異教徒踏足清真寺附近,禁止他們和穆斯林通婚,並對他們徵收相比穆斯林更重的稅。
然而即使這樣苛刻的對待,對這些奴隸和佃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