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活算盤 (第2/3頁)
鑲黃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真不大相信,情不自禁的指著那青銅器想要再次確定。
沒想到寧衛民深深嘆了口氣,居然把裡面的道理給分析得頭頭是道。
“不捨得又能怎麼辦呢?這玩意太容易招災惹禍了。您不會真以為,我會財迷到不管不顧的地步吧?明知道是個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還擱身邊吧?”
“青銅器有價值這誰都知道,自古以來提起文玩古董,正常的排序都是‘金石書畫’,排在第一位的‘金’指的就是青銅器。但正因為如此,這東西是國之重器啊。所有的文物類別裡,咱們國家對青銅器管制是最嚴的了。”
“國家可有明文規定,在我國境內發現的任何文物都歸國家所有。發現文物上交國家是公民的義務。而現在這年頭,連買賣錢幣、書畫、瓷器,只要是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那都屬於倒賣文物。您說說,我要因為這東西擔上個罪名,不得把牢底坐穿啊?”
“關鍵是它再有價值對我來說也是個廢物。現在賣是賣不出去的,我既不願意讓國寶流失海外。國內也沒人買的起,沒人敢接手。偏偏留也留不住。這玩意太顯眼了,就擱咱們屋裡,哪兒也藏不住。用不了幾天就得讓鄰居們看見。您說說,那除了上交我還有別的轍嘛。”
“師父,過猶不及的道理我已經懂了。就像您當初清華園裡跟我說的,明明仨窩窩頭的肚子,非要吃下二斤烙餅,那非撐著不可。我不會再為貪心犯傻了。明知道這東西對我只有壞處沒好處,既然沒這福分,還是不碰為妙。”
“不過反過來就不一樣了,咱把這東西給了國家,卻能落下不少的好處。首先就落個好名聲。您的成分不是高嗎?您過去的行當不是老被人詬病嘛。沒關係,以您的名義交了這個,您就出名了,成了積極典型了,再沒人敢挑您的眼了。”
“還有呢,國家收了這麼大的寶貝,總不好白拿走吧?那物質獎勵多少也得有點。總得給點錢,再搭個榮譽證書啊。那有了這事兒,咱爺倆花錢不就有了正當理由了嘛。今後自然就痛快多了。再不至於吃點好的,洗個盆塘都得偷偷摸摸的,生怕惹人起疑了。”
寧衛民這些話確實沒錯。
實際上,由於我國《文物保護法》中一條關於“只有1949年前出土、並且有明確著錄的文物才允許流通”的規定,這直接使得青銅器這東西成了文物收藏界的雷區。
大部分青銅器精品,都長期被擋在了國內合法流通領域之外。
以致於炒高元青花、古陶瓷、古書畫、紅木傢俱的國內藏家對這東西都興趣不大。
如此,日後如火如荼的藝術品市場上,便罕見青銅器的身姿,更使其市場價位長期位於低迷狀態。
同動輒上億計的古代書畫、瓷器相比,青銅器的價格走勢常年來一直平穩和低調。
這無疑是有利於國家回購流失海外的青銅器的。
當然,康術德肯定是不知道日後青銅器市場表現的。
不過儘管如此,寧衛民這些話裡表現出的知進退、懂深淺,已經足以讓他滿意和安心。
為此,他今天第一次正面誇了徒弟。
“嗯,是這個理兒,你小子長進了!能這麼想就對了!沒錯,有的東西不是咱老百姓能碰的。即便得到,強守著反而招災惹禍。還是交了好。大獎變小獎也是中獎,無論如何也是好事兒。那好,既然定了要交咱就儘快。你覺得咱們是去趟故宮好啊?還是去趟文物局?”
老爺子現在是滿心以為只要把東西一交就完了,想趕緊出了這燙手的山芋,免得夜長夢多。
可他卻沒想到,他卻把事兒給想簡單了,遠沒徒弟深謀遠慮。
寧衛民後面可還有話說呢。
“我說老爺子,您別急啊。交也不能這麼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