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沾我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是鼎盛時真真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家裡站著的是房子躺著的是地。垛的是金山堆著的是銀海
可惜盛筵不再,盛景不常!也就是凌雲曾祖父這一代,恰逢國家大難,日寇猖狂。
凌家在日據時期遭了破家滅門之災。日據時期,凌家也已料到這似海如山的財富難免會遭人惦記,打定主意要低調
偽軍為了諂媚主子,拼命搜刮地方,凌家再低調也是無濟於事了
凌家的鋪子雖然都上板歇業了,可是保安隊還是三天兩頭上門借款協餉,今天要安靖地方,明天要賑濟災荒
曾祖父被無休無止的攤派勒索給逼急了眼,終於有天爆發起來,他揚言寧可把店鋪產業都付之一炬,也沒多餘的錢糧拿來餵狗
曾祖父後來被抓進了rb憲兵隊,安上了一個通匪抗日的罪名,沒過幾天就暴斃於獄中。據說是被拷打而死,連屍體都是四處請託,花了3000塊大洋贖回來發喪的
曾祖父死後凌家偌大的家業就敗了,家人死的死,散的散
爺爺那時候才15歲,縣城是呆不住了,怕被人害了性命,就逃到鄉下的一個自己家的莊子安身立命
爺爺現在住的這個房子就是凌家鼎盛時候的一個鄉間的別院。
曾祖父曾看中了一個戲班的花旦,花了大價錢買了下來。可惜不容於主婦,祖宗家訓,娼妓戲子不入宅門
曾祖父無奈之下就給這個苦命的女人在鄉下收租院旁邊蓋了個一進的小院。小院蓋起來沒多久,曾祖父就遭了難。
凌家破敗之後,人心浮動,那些刁僕惡奴也都起了別樣的心思,欺負凌家孤兒寡母沒人做主,紛紛霸佔了凌家的產業。
爺爺逃到鄉下後沒地兒落腳,這個可憐的女人就收留了爺爺。
女人有幾個體己錢,加上還有二十多畝上好的水田,拿出體己錢又咬牙賣掉了5畝田地,總算是給爺爺說了門不錯的親事,置辦了些家業。她不能讓曾祖父絕了後
女人在爺爺成親後不久就撒手西去,可憐她一輩子真的是一天福都沒享到
爺爺呢,雖說是落了難,大少爺的脾性卻是養成難改了,吃吃喝喝的,正好趕在解放前把這份家業給敗得七七八八的了
不過還算不錯,後來劃成分的時候除了有這麼一所宅子沒地沒產,劃了個富農,總算沒遭啥罪
凌雲想起這些從小不知道聽過多少遍的家史,此時回想起,心中不免感慨萬千,他站起來轉了轉,仔細打量這所久經滄桑,見證了凌家興衰的老宅子
突然凌雲一個激靈,他想起了一件事
老家拆遷的時候,這所宅子也被拆除了,這所宅子裡拆出了金條!!!
拆遷是拆遷隊實施的,當時自己已經在魔都安家了,拆出金條的事情凌雲只是聽說了,具體是怎麼回事凌雲也不是特別清楚。
他仔細回憶了一下,當時是家裡打電話給他的,讓他幫忙找記者或者回去和拆遷隊打官司。
不過後來既沒有找記者也沒打官司,凌雲安排好手頭的事情後,正準備回家的時候,家裡又打電話說,事情解決了,拆遷隊送來了兩根金條。
金條究竟有多少凌家無從得知,畢竟凌家誰也沒親眼看見拆遷隊拆出金條。拆遷隊一口咬定金條就兩根,凌家也只好偃旗息鼓。
金條凌雲倒是見到了,是十兩一根的大黃魚,凌雲因為是凌家長房嫡孫,獨得了一根,還有一根幾家分了。凌雲覺得這是這是份祖傳之物,因此就鎖進了保險櫃。
時間一長這件事就被忘在腦後了,因此凌雲一門心思搞錢的時候卻沒想起還有這麼一個寶藏在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