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王安石回家揍兒子去了。
王安石剛找兒子算完帳,府衙就收到底下的急報:黃河下游鬧災,數以千計的災民都朝青州這邊過來了。
這災民之所以大規模朝青州這邊湧來,得追溯到富弼這個前任上頭。富弼在青州任職時也鬧災了,大批災民路過青州時富弼說服了城中富戶開倉放糧、救濟災民。這些災民熬過一場災劫,呼啦啦地來,呼啦啦地走,沒留多少在青州。
這一次,災民又熟門熟路地找過來了,還積極地給同樣受災的人科普青州人是大好人,來青州這邊有飯吃!
王安石眉頭一跳,忙去找范仲淹商量這事。范仲淹去年才處理完杭州的饑荒,遇到這事也沒慌,叫王安石坐下再說話。富弼已經當過好人了,城中的豪強富戶可不是傻子,上回放了一次糧,這次還讓人家放嗎?人家憑什麼給你放,效彷彿祖普度眾生?
范仲淹道:&ldo;今年青州收成也不好,糧價被抬得很高,許多人都屯著糧等著高價賣出,肯定是不願意拿出來白白送人的。&rdo;他揉了揉眉心,先和王安石商量另一件事,是關於繳皇糧的,&ldo;我們這邊糧價高,博州那邊糧價低,我準備讓人直接帶錢款去博州就地買糧,這樣一來免了運輸途中的耗損,二來也能留些糧食在青州。這件事不如你去辦?&rdo;
王安石本想反對,可這又是正事,他沒理由推辭。事關一州的皇糧,不是小事,要是有人動了這錢誰都補不上。王安石只能答應下來,回頭與吳氏說了這事,又找王雱叮囑:&ldo;看緊些,別讓你範爺爺太辛苦了。&rdo;
王雱點頭:&ldo;我曉得的。&rdo;他又給王安石推銷周文,&ldo;周文可以保護你,他算數也厲害,有他幫忙你會輕鬆很多。&rdo;老實說,他對他爹的數學是不太放心的,畢竟他爹是實打實的文科生!
王安石沒拒絕,下午便帶上錢款、帶上週文和另外幾個衙役出發前往博州交皇糧。
王安石一走,王雱立刻謹遵王安石吩咐搬了張小板凳坐范仲淹身邊。范仲淹正拿著輿圖在琢磨,王雱是知道他那以工代賑思想的,只是這僱工搞基建也需要錢,不能一拍腦袋做決定。
王雱和王安石其實早琢磨過這事兒了。作為一個農耕大國,搞基建最重要的自然是修路和修渠,王安石在鄞縣那邊有過經驗啊!範純禮負責州學、縣學生員們的下鄉支教事宜,還按照王雱的意思讓生員們實地調查各縣各村的澆灌問題、道路問題,這段時間王雱正把這些資料匯總呢!
他爹王安石,曾享受過搞基建的快感,準基建狂魔一個,早琢磨著要修這修那。這不是正趕上農忙時節不好下手嗎?
要是人力資源充足,錢根本不是問題。鄞縣的豪強富戶們能踴躍參與,青州的豪強富戶們肯定也樂於投點錢,畢竟這可是能流芳百年的好事兒!
所以說,眼下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災民好,災民越多越好,正愁沒人幹活呢!既然他們今年地裡沒收成,過來乾乾活賺點錢買點糧度過荒年,多好啊!
王雱把椅子挪到范仲淹身邊,對著輿圖指指點點,表示這裡要挖個渠那裡要修條路,您覺得能有多少災民過來呢?您這麼有經驗快給算算夠不夠使?能不能叫他們回去多領點人過來?
范仲淹:&ldo;……&rdo;
真當其他州的知州都是死人嗎?
第五十九章
范仲淹把王安石支走,也是準備做這件事。
這些災民沒有以工代賑的觀念, 要整合好他們並不是易事, 更別提讓他們留下完成工作;與豪強富戶們打交道也不容易, 稍有不慎就會得罪人,往後工作更難展開。
范仲淹不準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