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鵝絨的異味解決了之後,顧曼珠現在看著圈養在柵欄裡面的鵝,眼底就冒金光。
她彷彿看到銀兩在向她招手。
蹲在柵欄前看著這一群鵝,顧曼珠思索著。
做一件成衣至少需要五六隻的鵝,才能湊夠鵝絨。
這麼一算下來,買來的這些鵝都不夠做幾件。
更重要的是,取了鵝絨之後,那些鵝肉需要怎麼處理。
這是一個大問題。
想了一會兒,顧曼珠想到前幾天做的風乾鵝晾的差不多了。
站起身來,拍了拍裙襬上不小心粘上去的灰,腳步輕盈的回了家,去看看她晾曬的風乾鵝。
挑了一根掰開,嗯,夠硬!
可以給只只做磨牙棒了。
掰開的斷面紅亮油潤,一口咬下去得使點勁兒才能咬得動。
但是越嚼越香,越嚼越上癮。
顧曼珠啃著風乾鵝,腦子裡開始暴風旋轉著。
做羽絨服需要大量的鵝絨,現在大批次養鵝的農戶基本很少見。
因為吃鵝肉的受眾窄。
現在的百姓絕大多數還是家裡餵養了幾隻雞鴨下蛋用。
鵝絨少,用鴨絨也行,就是保暖效果沒有鵝絨的好。
不過羽絨得取腹部最裡層的那一層毛才可以。
但是現在殺鴨的人基本就睡熱水澆下去,直接把整隻鴨的毛一起拔了,根本不會區分。
所以一家一家的去收購百姓家裡的鴨毛是個不現實的事。
思來想去,結果就是要麼找養大批鵝的農戶收購鵝絨,要麼是自己弄一個養殖廠,自供自足。
辦養殖廠不是一件小事,如果羽絨衣沒有銷路的話,相當於都會積壓在自己的手裡。
一件羽絨衣的成本不低,售價也高,普通的老百姓不會放著便宜的棉服不買,去買一件那麼貴的羽絨衣。
顧曼珠歇了大批次生產羽絨衣的心思。
還是做幾件給自家人穿就好了。
可惜了沒法賣羽絨衣了。
想通了之後,顧曼珠不再糾結賺羽絨衣的錢。
把晾乾的風乾鵝收起來,用籃子裝著拿去給其他人嚐嚐。
小柳看著眼前‘其貌不揚’的風乾鵝,沒有猶豫的拿起一根吃了起來。
她家夫人做的東西肯定是最好吃的!
就是這肉有些過於硬了,好在她的牙口還算好,能咬得動。
剛開始吃的時候,除了硬還是硬,小柳還有點疑惑,夫人則怎麼把肉做成石塊一般。
也不捨得吐掉,嚼了一會兒,發現肉香味在嘴裡慢慢瀰漫開來。
好香!
顧曼珠瞅著她那一副受到震驚的樣子,失笑的搖了搖頭。
這就是風乾鵝的魅力。
一邊坐在小推車裡的只只,圓溜溜的眼睛從顧曼珠拿來風乾鵝開始就沒有離開過,一直盯著。
看見小柳拿了一根吃了起來,她還用探究的小眼神在小柳的臉上打轉著。
好像在看這個東西是不是很好吃。
等到小柳吃了一口之後,開始和她孃親開始說笑的時候。
她就有點著急了起來。
小柳姨姨吃了一口之後笑得這麼開心,這個東西肯定很好吃!
只只伸出她那有著四個窩窩的小肉手,直接就想往裝著風乾鵝的籃子裡抓。
好在籃子放在桌子上,離她有一段距離。
沒有讓她得逞。
這下不得了了。
只只看著自己空蕩的小手,鼻子開始皺了起來。
顧曼珠作為她的娘,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個貪吃的小屁孩想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