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第2/3頁)
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離凡俗的軀殼,走入永恆的靜寂,四周是徹底而絕對的虛無,無可觸控,無可寄託。他駭驚,卻喊不出聲音;他奔逃,卻無功徒勞。死亡的預先演習,讓他更體驗到生存意義之必需。以我之見,舉凡能成大事、立偉業者,大抵均有過類似的瀕死經歷。比較體驗過死亡者和未曾體驗過死亡者,其活著的姿態有大差異。前者向死而生,後者為死而生。
鹹陽的醫藥費可不便宜,韓非贈給李斯的十數金,李斯半數留給妻兒,半數攜來鹹陽。三個月的衣食住行,再加上高昂的醫藥費,花銷下來,李斯已是身無分文,即便有心回上蔡,卻已是無力湊路費。他除了困死鹹陽之外,似乎已別無選擇。好在商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逆旅的老闆和呂不韋有著相同的眼光,他認定李斯是個國寶級的人才,奇貨可居,於是慷慨地允許李斯吃飯住店都可以掛帳。正因為此,李斯方才可以在鹹陽慘澹地支撐下去。
在遇到鄭國之前,李斯便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況:良好的教育,熱烈的想像力,巨大的野心和極度的貧窮。
【6貴人相助】
鄭國和李斯在鹹陽的小酒館裡。
聽完李斯的遭遇,鄭國也是唏噓不已,忽問道:&ldo;荀老夫子向來可好?&rdo;
李斯驚道:&ldo;君知夫子乎?君也知李斯乎?&rdo;
鄭國道:&ldo;荀夫子當世真儒,桃李遍天下,誰人不知?君乃夫子生平得意高足,欲逃名而不可得,鄭國知君,又焉足怪哉?鄭國有一事不明,以君之才學,復持荀夫子之薦書,七國之主莫不以延君為幸,奈何卻難逾相府三尺之階,徒見辱於護門之犬?&rdo;
李斯心高氣傲,離開蘭陵時,壓根沒有想過向荀卿討要薦書,以荀卿對他的器重,只要他開口,荀卿自然會給他寫一封極盡美言之能事的薦書。手持這樣一封薦書,當比今日手持五六個博士文憑更能唬人,可以少奮鬥n年。然而李斯並不想要,他有自己的強硬原則。李斯答道:&ldo;夫子惠吾已多也,李斯愧無以報。今李斯功未成,名不就,不得光耀師門,心實恥之。為人弟子,倘只知假師尊之名以邀幸,不知挾師尊之術以自立,此小人之道,非君子之道,李斯不屑為也。&rdo;
鄭國心裡暗贊道:&ldo;怪不得韓非公子對此人讚許有加,觀其胸襟,果有可異之處。&rdo;又道,&ldo;君欲見相國,鄭某或能助之。&rdo;
已是山窮水盡的李斯聞言大喜,道:&ldo;願聞其詳。&rdo;
鄭國道:&ldo;鄭國乃韓人也。相國呂不韋,亦韓人也。鄭國與相國有故舊之誼。鄭國此來鹹陽,欲獻策於相國,求富貴榮華。君欲見相國,如不嫌委屈,可暫充鄭某之僕從,及進得相府,君得間說之。相國悅君,願君莫忘鄭國引見之功;相國逐君,則君於鹹陽多留無益。天下之大,何處無用才之地,君若欲轉赴六國,鄭國願資以盤纏。君異日有成,勿忘鄭國相助之義。&rdo;
好運來得太突然了,李斯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李斯原不喜鄭國之長相,此時卻是越看他越順眼。李斯心想:鹹陽有那麼多家酒館,鄭國卻偏偏走進我在的這一家。他可以在任何時候走進這家酒館,卻偏偏在我最走投無路的時候走了進來。也許,這便是不可測的命運吧。當時的李斯又怎能想到,這其實是一場有意的安排。
雖說李斯不免認為扮充僕從有失體面,但想到終於能見到呂不韋,這點小小的委屈實在算不了什麼,於是高興地應允下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