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敵了孩子努力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99 年 12 月 22 日,金沙江畔的攀枝花籠罩在一層淡淡的寒意之中。巴關河洗煤廠的一名群眾在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個塑膠編織袋,那袋子脹鼓鼓的,形狀隱約像是人體,一種莫名的恐懼頓時湧上心頭。他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撥打了報警電話。
警方接到報案後,迅速趕往現場。現場氣氛凝重,那隻麻袋如同一個來自地獄的惡魔,靜靜地躺在那裡。警察們小心翼翼地開啟編織袋,映入眼簾的是一具慘不忍睹的軀幹 —— 沒頭沒腿,血腥與死亡的氣息撲面而來,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禁心頭一緊。
法醫很快確定屍體為女性。經過仔細檢查,推測這名女子身高在 158 - 160 厘米之間,年齡大約 30 歲,死亡時間已有兩天左右,初步判斷是他殺。警方深知,當務之急是找到屍源,於是他們立即在周圍展開了細緻的搜尋,不放過任何可能存在的線索。
為了儘快鎖定屍源,警方經過深入研究,將調查範圍集中在沿江兩岸的攀枝花西城區。他們對附近沿江兩岸的休閒場所、居民住地和企業逐一排查,尋找最近的失蹤人員。經過一番艱苦的調查,終於得到了一個重要線索 —— 有一名叫張莉的婦女失蹤了。警方立刻將調查重點放在了這起失蹤案上。
張莉,1983 年生。她從 1994 年開始與一個叫王向東的男人同居。據王向東稱,張莉去南方打工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進一步的聯絡方式。然而,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關鍵證據 —— 王向東所在的工廠使用的塑膠編織袋與裝屍體的編織袋相同。這一發現讓王向東成為了警方重點懷疑物件。
王向東,52 歲,東北人,是攀枝花市煤機廠的職工,未婚。他在這家工廠已經工作了幾十年,平日裡性格孤僻內向,老實巴交的他很少與同事們來往。
警方對王向東展開了深入調查,但案件進展並不順利。經過一年半僵持不下的偵查,儘管有煤機廠保衛科的協助,找到了一些來自煤機廠宿舍的可疑物品,但由於數量太少,警方現有的技術無法準確判斷這些物品是否與死者有關。就這樣,案件陷入了僵局,如同陷入了泥沼一般,停滯不前,這一懸就是一年半。
時間來到 2001 年,攀枝花警方在市公安局的支援下,前往公安部尋求幫助,進行唐小平所在地的尋找和 dNA 試驗。在調查過程中,警方發現張莉使用了假學名,最終確定了她的真實身份。
唐小平的母親稱,女兒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訊息了。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在王向東住處消失之前,唐小平一直和王向東住在一起。唐小平的突然失蹤,讓警方認定她有重大嫌疑。於是,2001 年 7 月 5 日,攀枝花警方逮捕了王向東。
然而,被逮捕後的王向東在盤問中表現得十分鎮定,他將事情的經過編排得看似毫無破綻。但警方並沒有放棄,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突破了王向東的心理防線。
王向東緩緩道出了那罪惡的真相。1999 年 12 月 21 日晚上,唐小平回到家時,兩人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王向東用手杖攻擊了唐小平,唐小平奮力反抗,抓住他的手錘反擊。王向東吃痛,大聲呼救,但這並沒有阻止他的暴行。最終,王向東殺害了唐小平。
殺了人之後,王向東陷入了極度的恐懼之中。他深知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為了掩蓋自己的殺人事實,他想出了一個極其殘忍的辦法 —— 碎屍拋屍。在那個寒冷的 12 月夜晚,黑暗如同他罪惡的內心,他將唐小平的屍體肢解,把屍塊分批裝進編織袋,趁著夜色拋入了滾滾的金沙江中。之後,他返回宿舍,反覆擦拭床頭、床上和地上的血跡,試圖毀滅一切證據,彷彿這樣就能抹去他所犯下的罪孽。
王向東與唐小平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