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嘉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好了,謝謝謝謝!」許寧笑著道謝,又掏出記錄本來讓餘聲簽了名和聯絡電話,然後道,「到時候我們會有工作人員來跟你確定的,謝謝你們啦。」
「姑娘,你們拍這紀錄片是要拍些什麼?」老爺子側了側身,疑惑的問道。
許寧忙放下手裡的茶杯,應道:「宣傳咱們自個兒啊,讓人都知道咱們有什麼,我們組主要負責老街的這一集。」
老爺子點了點頭,贊同道:「挺好挺好,不是我吹牛,我們家玉露堂簡直就是老街歷史的見證者了。」
餘聲愣了愣,然後有些哭笑不得的看了老爺子一眼,「爺爺……」
許寧笑了起來,對餘聲道:「老闆娘,你爺爺好風趣,到時候能不能讓爺爺給觀眾朋友講講玉露堂?」
「……嗯?」餘聲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許寧誤認為老爺子是她親祖父了,頓時就有些猶豫,「爺爺……可以嗎?」
她一面說一面轉頭去看老爺子,老爺子笑著擺了擺手,「玉露堂的事誰能比當家的清楚,再說我也不是阿聲的祖父。」
許寧訝異的看看老爺子,又看看餘聲,一時沒回過神來,餘聲便解釋道:「老爺子姓葉,是我……嗯,未婚夫的祖父。」
許寧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不好意思的倒了個歉,老爺子就笑道:「玉露堂我說不來,但講講老街還是可以的。」
許寧忙高興的說了聲好,抿了口茶後就將注意力轉到了茶上,「這茶怎麼覺得像巖茶?」
老爺子點點頭,替餘聲解釋道:「這叫不知春,又名武夷雀舌,是武夷山名樅之一,之所以叫不知春是因為屬於武夷山最晚生品種,過了春天才發芽,比其它早熟品種要遲甚至一個多月,一般在五月中下旬採摘。」
「這個茶有什麼講究嗎?」許寧還是有些疑惑,轉頭看了眼餘聲。
餘聲笑了笑,先抿了一口茶湯,然後才道:「純種的不知春的茶湯橙黃透亮、清澈無瑕,口感柔和豐滿中帶有清遠的花香,口味醇厚綿長,入口甘滑,咽後齒頰留香,冷香更持久幽遠。茶湯入口有淡淡的茅草幹香,咽後齒縫間有豐滿的荸薺味,閉上嘴唇從鼻孔呼氣有香味盈口。」
她一面說,一面示意許寧照著這說法試一試,見她露出思索的表情後,嘆了口氣道:「但是這茶採摘期短且採摘困難,製作時間又長,出品率很低,多用來出口了,國內很難見到品質純正的優質不知春茶,市面上很多不知春並不是我們剛才說得那麼好的那種。」
「那玉露堂的……」許寧的面色重新變得疑惑起來,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餘聲。
餘聲又給她倒了一杯茶,聲音溫和的道:「武夷山有戶茶農與我曾祖有舊,一直到今日,每年製出的不知春茶都要送一部分過來,雖然數量很少,但已經很難得了,否則我們也無法嘗到它的滋味,而它不過是玉露堂所有茶葉的其中一種。」
這是餘聲最驕傲的地方,她賴以安身立命的玉露堂,彷彿是一座寶庫,每次她想起父輩們同她講過的那些故事,總有這種感覺。
她抬眼看向街道的對面,是桂嫂家的古玩店,這條街上的每一戶人家可能都已經在這裡駐足了幾代人,雖然很多都和玉露堂一樣曾經關門歇業,但又都因種種原因而重新出現,並且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有些東西是不會變的,餘聲看見對面的桂家古玩店門廊下的燈籠,紅木框架鑲琉璃,上頭繪有龍鳳呈祥圖,她已經看了將近三十年,而她的父親告訴她,「那個燈籠跟你爺爺一般大,比我們家這走馬燈老太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在b站看《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大電影看到差點忘了要更新-_-||
啊修鐘錶的王津師傅簡直老男神⊙▽⊙
有點後悔當初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