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河五十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輪番掃射,將這架戰鬥機完全擊毀。
剩餘的3架伊-15中,兩架嚴重受損,在前線機場迫降時已經殘廢了,最終只有1架僥倖生還。
給蘇聯人勉強掙了些臉面的是伊-16機群。該機群有一些老到的蘇聯飛行員,知道如何在空戰中揚長避短,而日機在某些方面的設計缺陷也給他們創造了戰機。
九七式戰鬥機仍然使用老式的固定起落架,在空中飛行時,起落架一直暴露在機身外。這樣,當飛機加大油門後,因起落架受到空氣阻力,使得速度提升較慢。
蘇聯飛行員們緊緊抓住對手的不足,首先把飛機拉到高空,看準日機位置,由上向下進行俯衝攻擊,一擊之後,馬上又憑藉相對更快的反應速度,迅速脫離戰鬥。如此保持迴圈往復,使得第11戰隊也損失了多架戰機。
儘管伊-16表現尚可,但伊-15輸得實在太慘,加上前面幾輪的連續敗北,迫使在後方督戰的伏羅希洛夫元帥不得不下令,暫停一切空中行動。
噴火坦克
不同於空戰,除指揮所意外遭襲外,蘇軍始終牢牢地控制著地面戰場的主動權。之所以退出742高地,並不是抵敵不住,而是山縣支隊與高地守軍離得太近,西岸炮火有所顧忌,透過回撤,既避免了誤傷自己,同時也可以將善於近戰和白刃的日軍進一步誘進炮火圈。
一天接觸下來,蘇軍已完全掌握了日軍在戰場上的分佈和動向。他們決定採取一守一攻策略,即對正面的山縣支隊取守勢,對側背的搜尋支隊取攻勢。
1939年5月28日晚22時,蘇軍在河西使用三臺大型探照燈,把河東的搜尋支隊陣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接著,蒙古高臺上百炮齊發,迫擊炮、速射炮以及各種大口徑的野炮競相出馬,炮彈如狂風暴雨一般傾瀉在陣地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