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葡萄牙的公主 (第2/3頁)
覆舟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鬥志高,這是符合人性的。
十五世紀,歐洲很難再找到一個非商業主導的共和制世俗國家,普通人大多以市民、農奴、自耕農和行會工匠的身份生活,“公民(Citizen)”這個詞彙彷彿隨解體的羅馬一同隕落。
而勇敢無畏的瑞士公民,他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理想統一。他們的領袖是全民選舉產生的,他們的國家大事,包括稅收和戰爭,都是由全民公投決斷的。
他們流著血淚擊敗了教皇國的死對頭奧地利,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獨立。
這個如夢幻般的國度,此刻就坐落在貧窮的阿爾卑斯山溝溝,尼古拉彷彿望到無數個鬥志昂揚的瑞士僱傭兵加入了教皇軍,為神聖的事業征戰四方,所向披靡。
自從跨入1448年以來,尼古拉一直不斷地派人跨越阿爾卑斯山,募集願意出國打仗的瑞士人,同時蒐集瑞士情報。
根據線人回報,最彪悍的瑞士人主要聚居在伯爾尼伯國,這裡緊挨著哈布斯堡家族的龍興之地【鷹堡(Habsburg Castle)】,是當年反抗哈布斯堡統治最激烈的地區。
尼古拉從善如流地同意了手下在當地募兵的建議。要徵兵,就要徵最硬的兵,打最硬的仗。
今年五十一歲高齡的托馬索·巴倫圖切利飽含熱情地投入了建軍大業當中。
時至1448年中旬,就在奧地利在波茲南吃了敗仗,又有傳其一支偏師在波西米亞境內攪動風雨之際,羅馬新軍的規模已經膨脹到了七千之多。
教皇國不缺錢,只是羅馬本地人不願意打仗,才導致的兵源緊缺。這一次轉換思維,從國外募兵,立刻為教廷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教皇從未想到,窮山溝裡的瑞士人竟然如此熱愛戰爭,只短短半年,他就募集到這麼多瑞士僱傭兵。
雖然募兵和採購相應裝備的代價是國家金庫幾近乾涸,但尼古拉不在乎,大不了多收幾次贖罪券,就說最近地獄的行情惡化了,必須多交幾次錢才能免遭地獄贖罪之苦。
要不是天國的大門不可輕易敞開,尼古拉恨不得直接開徵“天國券”,交夠五千杜卡特金幣的人可以直接快進到飛昇天堂,連罪省去了贖。
尼古拉熱情澎湃地嘗試著指揮了一下這支瑞士強軍。
瑞士人不需要訓練,從小培養的鄉土情懷就令這些同鄉人自發地結成一個個方陣。無論是前進,後退,進攻還是撤退,瑞士僱傭兵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偶爾有失足摔倒的同伴,立即就會被周圍的同鄉救扶起來,大大降低了混亂呼叫的踩踏率。
以及最著名的瑞士長槍方陣,尼古拉素有耳聞,卻第一次親眼見到——遮天蔽日,如林般密集的長槍,光是看著,就有一股無言的壓迫感自然凝成。一旦催動起來,更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進則秩序井然,退則有條不紊。
有此勁旅,何愁教敵不滅?!
享受著這般如臂如使的自在指揮,尼古拉五世放聲大笑。
“簡直是我雙手的延伸,何等強大,何等忠誠!”
“恭喜冕下!得到這樣一支強軍!”
他的身後,垂垂老矣的阿方索·德·博爾哈主教衷心祝賀道。
在親眼見證羅馬軍毫無反抗之力的慘敗於那不勒斯軍之後,這位伊比利亞出身的老樞機主教成為了尼古拉五世擴軍備戰的唯一支持者。
“是啊,辛苦你了,博爾哈主教。”
尼古拉真心實意地感謝道。
博爾哈如今可謂他在樞機主教團僅剩不多的支持者。
許多年輕氣盛的教士不滿於尼古拉五世在巴塞爾公議會(也可譯作公會議)上向德意志貴族妥協的決定,進而開始反對尼古拉五世的一切決議,轉而支援起強硬派的樞機主教麥舍爾·亨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