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門檻都要踏破了 (第1/2頁)
空心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職業院校方面,他積極推動 “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地。他親自走訪多家企業,與企業負責人深入溝通。一開始,許多企業負責人對這種新模式並不瞭解,也擔心會增加企業的負擔,所以態度並不積極。陳超沒有氣餒,他耐心地向企業負責人解釋 “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比如能夠為企業量身定製所需人才,減少企業的培訓成本,提高人才與崗位的匹配度等。經過多次溝通和協商,終於說服了不少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計劃中來。隨後,他組織企業和職業院校共同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從課程設定到實習安排,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設計,確保學生畢業後能夠無縫對接企業的實際工作。
為了激勵更多優秀學生投身工業領域,陳超還多方奔走,爭取到專項資金,設立了 “工業人才專項獎學金”。他親自參與獎學金評選標準的制定,確保評選過程公平、公正、公開。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打破了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桎梏,也讓那些原本質疑他的人看到了他對工業人才培養的深刻理解和長遠規劃。
陳超的第三把火,聚焦工業綠色發展。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陳超敏銳地察覺到,綠色工業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推行綠色工業標準的過程中,他遭遇了來自工業部內部和部分企業的強烈反對。一些人認為,嚴格的環保標準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阻礙工業的發展。還有一些人擔心,綠色工業的發展會打破現有的產業格局,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
面對這些反對聲音,陳超沒有退縮。他組織了一支由行業專家、學者和技術骨幹組成的專家團隊,深入研究綠色工業發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專家團隊查閱了大量國內外的文獻資料,實地考察了多個國家的綠色工業專案,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成功案例。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完成了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用事實證明了綠色工業不僅不會阻礙發展,反而會成為工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陳超再次召開工業部會議,在會上,他用詳實的資料和生動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綠色工業的巨大潛力。他指出,綠色工業不僅能夠減少對環境的汙染,還能透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綠色產品在市場上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隨後,他牽頭制定了嚴格的工業環保標準,明確規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大幅減少汙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對於那些高汙染、高能耗的企業,他責令限期整改,併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援和政策指導,幫助他們實現轉型升級。他明確表示,如果到期仍未達到標準,將堅決予以關停。
同時,他積極推動政策扶持,為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開闢綠色通道。他與財政部門協商,爭取到了大量的政策優惠和資金補貼,鼓勵企業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入。在鋼鐵行業,他親自督促企業引進先進的脫硫、脫硝技術,降低廢氣排放;在化工行業,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研發綠色化學工藝,減少對環境的汙染。
一開始,這些舉措遭到了部分企業的強烈抵制,他們認為陳超的要求過於苛刻,會讓企業陷入困境。陳超沒有強硬推行,而是組織這些企業的負責人參觀了一些已經成功實現綠色轉型的企業,讓他們親眼看到綠色工業帶來的好處。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變態度,積極響應陳超的號召。
這三把火熊熊燃燒,迅速在國內工業領域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企業的競爭力得到了顯著增強,人才儲備更加充足且專業對口,工業發展模式也逐漸向綠色可持續轉變。然而,陳超心裡非常清楚,這僅僅只是改革的開端,前方還有更多複雜棘手的問題等待著他去解決。但他毫不畏懼,憑藉著過人的智慧與堅定的勇氣,繼續在引領我國工業破浪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