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道司衙門,此賊首也 (第2/3頁)
貓不離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門而入,所見正一鬧市。
街面上來往絡繹,兩旁客店攤販叫賣聲嘈雜,雖因一行人行裝氣勢,惹得行人退避,景象仍舊不失熱鬧煙火。
眼見臨近道正司衙門。
衙外街市一角,卻見一高立法臺。
臺上,一名身著灰白道袍的半百老道,老神在在,口中唸唸有詞,正自講經佈告。
“爾之善民,靈符未就,元瞳不生,弗能辨邪明惡也……”
“尊神敬鬼,當取祠正迎明之靈宇;誦文習經,合修奉聖朝仙之寶誥……”
高臺四下,偶見行人停步,卻不見幾個被經文吸引。
來去匆匆。
“怪不得雲州之地,近些年來外道妖教禍亂愈發多了。”
有道兵牽馬四顧,冷聲道:“有司官吏無視城外流民艱苦,不思改善民生,只在這裡做些宣經講義的表面功夫,甚至這功夫,都不樂得出城去做。”
“我若是城外那些流民,倘使有妖教之人招攬,隨便許諾一些米糧,也不會再將什麼朝廷法度放在心中。”
“慎言!此地非玉琅山,莫要給恆爺招惹麻煩!”隊將劉大虎呵斥一聲,轉看王恆:“恆爺,府司就在前頭了。如今也不見本地衙役來接,我等牽馬過市,卻不方便,可需小的派人先去通稟一聲?”
王恆正看著那講經老道。
地方有司衙門之中,典房之屬,都設有佈告文吏一職。
專門負責宣講經法,貼上朝廷公告等諸多告民差事。
這老道顯然便是陰山府道正司佈告文吏之一。
口中所誦唸經文,乃是朝廷頒佈的《渡世勸民奉道歸善法嚴經》。
此經旨在勸百姓奉道向善,莫要為外道妖教所惑。
幾百年前便已傳佈天下有司。
屬於老生常談之論。
雲州城中,不時便有佈告文吏講經,王恆還曾聽過。
但云州城左近,百姓生活還算安平,便見道人講經之事,也不至有什麼觸動。
如今在這陰山府中再見,對比城外景象,未免就有些諷刺了。
搖了搖頭,王恆回應劉大虎:“通稟不必,直接尋上門去便可。”
“府司衙門,未必是沒有遣人來接,或許只是箇中官吏,別有心思罷了。”
李氏行事如此粗暴,王恆不覺得府司衙門這些上官,沒有半分所得。
倘若他本事不濟,眼下身側護持,便不是玉琅道兵,而該是扮作赴任隨行護衛的飛馬寨匪類了。
倘若如此。
在此地官員看來,他自然要先見過李氏之人,才會‘得空’,去往府司交遞告身。
“是。”劉大虎點頭。
一行人遂穿過街市,轉眼來到了府司衙門之前。
與此同時。
街角處,李登樓攜老僕下人,匆匆走出,沉面正望。
府衙所在街市左近樓坊之中,亦見不少人物,或是有心,或是無意,側目觀來。
“府司衙門重地,閒人莫闖!”
“你等何人,來此何事?!”
把門衙役見王恆一行走近,攜刀帶劍,隨行馬匹還掛有首級,不由一聲喝問。
“渠陰道正司新任道正王恆,奉命赴任渠陰,來此拜見府令!”
王恆上前一步。
“渠陰道正?”
眾衙役面面相覷,一指王恆等人隨行馬匹之上所掛首級,又喝問道:“既是新官赴任,緣何攜這諸多首級?”
王恆四下一掃,感受落在身上諸多視線,朗聲道:“此飛馬寨賊匪之首級也!王某赴任途中偶遇,遂持劍斬之,煩請通稟府司上官,自有明鑑!”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