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顧家故事十一 (第2/2頁)
醫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進則退。要想在這個時代的市場裡立足,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
在省城的喧囂和繁華與各地貧富差距中的穿梭讓我眼花繚亂,但更讓我快樂的是跟著蘇大哥,真是開不完眼界,長不完的見識,這,就是我出山的目的,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省城有一處瀕臨倒閉的集體服裝廠。那是一座破舊的廠房,裝置老舊,員工寥寥,每日插科打諢曬太陽,但它卻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等待著人去發掘它的價值。
這個人就是蘇大哥,蘇大哥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訊息,第一天去,沒怎麼交談就毫不猶豫地用十五萬盤下了這座廠房,並給它取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國豪服飾。
國豪服飾的起步並不順利。那時的內陸,人們的穿著還停留在四吊包、的確良、軍綠和海魂衫的時代。
蘇大哥跟我描繪港島電影中那些大明星的潮流服飾,然後自信說:“我決定,要讓這些時尚的衣物在內陸綻放光彩。”
喇叭褲、牛仔褲、連衣裙、風衣、皮夾克、蝴蝶衫……這些在當時內陸人眼中新奇而時尚的衣物,在蘇大哥手中一一誕生。它們像是一股清新的風,將吹進了內陸的時尚界。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這些衣物被更多人知曉,成為了我和蘇大哥面臨的難題。
蘇大哥一直有著非凡眼光和敏銳商業頭腦,他招募一些市井小販,這些人之前都曾與我們有過生意往來,他們善良正氣,又有著豐富的生意經驗。蘇大哥讓他們帶著我們生產的各種美麗的服裝,先到各個地州縣份擺攤,用實際行動去開啟市場。然後轉變成批發商。把服飾拿給更多的人售賣。迅速形成三級銷售網路。
果然,改開後,國人的口袋逐漸鼓了起來,但物資仍然匱乏。有人需要物資,有人想賺錢。我們的潮流服飾就像是一根丟進汽油裡的火柴,迅速點燃了內陸的時尚之火。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國豪服飾的名字逐漸被人們所熟知,我們的衣物也成為了時尚潮流的象徵。
作為蘇大哥的貼身保鏢,我全程見證了蘇大哥發展的過程。截止到八六年,我大致估計,蘇大哥的資產已經超過了千萬。國豪服飾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它在內陸的風頭一時無兩,成為了時尚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