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煙入墨書流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你們幾個愣著幹嘛?還不趕緊出去,把傷亡點驗清楚?”
生怕幾人不明白似的,毛世山特意又補充了一句:“兵憲治軍嚴謹,哪怕是一兩個的差錯,也必須點驗精確!”
有了毛世山給的臺階,幾人哪能不明白?頓時一鬨而散,跑出帳外,“清點”傷亡人數。
託著受傷的臂膀,蔣瑜也緊走幾步,出了營帳,回到候在外面的親隨身邊。剛才的那一幕,讓蔣瑜大開眼界,往時常常聽說,軍中“吃空餉”之風盛行,他還頗不以為然。
古語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軍中各級將校,虛報員額,把多出來的糧餉納入囊中,在蔣瑜看來,再正常不過。
只不過,虛報員額也就罷了,在戰場上虛報戰歿人數,把之前虛報的員額數填平,這種招數,屬實出乎蔣瑜的意料之外。
其實蔣瑜有這種感覺一點都不意外,捕快與軍隊根本就不是一個系統,捕快們沒有任何俸祿,每個捕快,朝廷每年最多發十兩的“工食銀”。
而每個兵丁則不同,只要登記在冊,每個月都有定額的銀錢、糧食,還有布匹。比如一營人馬,按制員額為五百人,兵部則按五百人的數量下發糧餉。
所以,各級將校都會在實際員額數上做手腳,實際人員,少的只有定額總數的三成,多的也不到五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那些多出來的糧餉,則進了軍官的荷包,這便是“吃空餉”。
廣西作為邊疆之地,既要防安南擾邊,防蠻夷作亂,還要應付大大小小的內亂,所以,軍中吃空餉還有所收斂。即便如此,一營人馬能有五成,已經算得上精銳。
這就是,為什麼這次出兵,南寧府、新寧州都號稱出動了一營人馬,而實際上兩營人馬加起來還不到六百人。也是為什麼官軍號稱出動一千五百人,而王恩祖數來數去卻只有千餘人的原因。
而歷史上的真實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節選兩段真實的歷史記錄,便可見一斑。
吳三桂之父,吳襄曾在密摺中向皇帝訴苦:臣罪萬死,臣按冊兵力八萬。核其實三萬餘人,非幾糧食不足以養兵,此各邊通弊,不自關門始。若三萬人皆戰士,成功何待今日?臣兵不過三千人可用耳。——《綏寇紀略補遺》
翻譯過來就是:臣雖然名義上擁兵八萬,可實際上只有三萬多人,這三萬人裡,也是有三千人勉強算個兵,其他人都是湊數的。
徐光啟奏章:臣於三月二十日以後,前後巡厲通州、昌平二處,據山陝河南三營、冊開原額民兵一萬六百名,實在者止六千八百三十七名。
臣自三月受事,前後逐名點選。核其年貌、程其勇力,略能荷戈者,不過二千。併入可充廝養者,不過四千。求其真堪教練成為精銳者,不過一二百人而已。——《徐光啟巡厲巳周實陳事勢兵情疏》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我受命巡查軍營,在冊兵員應為一萬零六百人,實際只有六千八百多人。而根據士兵履歷,參加過重大戰鬥,稱得上精銳計程車兵只有一二百人。全部人員中,滿足當兵條件的的大約有兩千人,可以充當伙伕、雜役的也大約有兩千人,剩餘之人毫無用處。
並且還有一點很容易被人忽略,依大明軍中規定,如果士兵陣亡,無人繼承職位,則給三年全額軍餉(三十六兩白銀加三十六石大米),隨後,家屬可終生,按月領取三到六石糧食。
有著如此多的好處,也難怪那兩位把總會當著陳茂深的面,虛報戰歿人數。
不過,這也不怪那兩位把總膽大妄為,畢竟這早就是軍中預設的規矩,他們只是按例行事罷了。要怪只能怪陳茂深,怪他在在軍中時間太短,對其中的種種貓膩知之甚少。
另一邊廂,寨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