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自辮疏 (第1/2頁)
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年來,孟浚一直坐鎮京師,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員,精神不說是十分緊繃,但也可以說是不敢隨意懈怠,現在皇帝出京南巡,在京的官員心中莫名的鬆了一口氣。
而這段時間,楊恩雖不能說是大權獨攬,在京師也算是一呼百應,天下太平了,楊恩每日處理政務,日子過的也是十分充實。
楊恩從孟浚起兵之時,還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小夥,到現在已是年過四旬,這個年齡,在朝廷上來說,還是一個十分年輕的歲數,不出意料的話,楊恩還能為乾朝奮鬥二十年。
這種好日子,直到江南的三叔給自己送了一個扳指而止。
這個扳指,楊恩一看,便覺得十分眼熟,似乎與皇帝平日所帶的,並無兩樣,孟浚在稱帝三年後,朝鮮王李淏給孟浚上貢了一枚扳指,而孟浚一得到扳指,覺得十分好看,於是平日裡便時時佩戴。
外面的人不知道,可楊恩時常入宮,與皇帝相商國事,他自然是清楚的。
因此楊恩是越看越熟悉,越看越像,於是將送扳指入京的兩人,再三詢問,而兩人皆是一致表示,“就是楊老爺無意中得到的,而且是正規渠道所得,是有人拿到當鋪當掉了,楊老爺才得到此物。”
楊恩仔仔細細的看著扳指的細節,腦中不由的浮現天子佩戴時的場景,他再聯想到如今天子南巡,前幾日的朝廷內部邸報,言天子已至金陵。
而楊忠良,自己這個三叔也在松江,想到這,楊恩的臉色一白,難道是天子出事了?
至於楊忠良在松江的事,楊恩知道的並不多,只知道其在松江府做些海貿的生意,掙了些辛苦錢,因此,楊忠良每年派家人給自己送禮,皆被楊恩所拒,楊恩還時常告誡這些親戚,不能幹違法國法之事。
得到扳指的楊恩,心神不寧,連第二日到府衙辦公時,心中還想著這事,這時,一封金陵的軍隊調文,按規矩發到了朝廷之中。
這種事,平日裡只能算是小事,小規模的軍隊換防,時有之事,只是現在天子在金陵,所以讓群臣重視了幾分。
楊恩本不在意,但看到軍隊調動的地方,竟然又是松江府,楊恩的政治嗅覺十分敏銳,這裡面似乎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好不容易捱到下值,楊恩馬不停蹄的趕回家中,一回家,連飯都沒空吃,便將扳指再次拿出來,仔細端詳,越聯想,楊恩的臉色越凝重。
他擔心的是,楊忠良會不會幹些不法的事,還很嚴重,還有可能和陛下起了衝突,甚至最壞的結果便是天子出事。
屆時不說楊氏一族,身死族滅,便是連安定的乾朝,也要出大事,太子年幼,奪嫡?爭位?武人舉兵?這些詞一個又一個的蹦上楊恩的心頭。
捫心自問,楊恩在孟浚爭奪天下時,一直在為孟浚的後方穩固嘔心瀝血,便是如漢時蕭何,明時李善長一般,費了這麼大的心力,在楊恩的內心之中,便是他自己身死,也不願天下再起波瀾。
楊恩想到這,咬咬牙,讓人將那從松江來的兩個人,給抓進柴房,他要親自去問,問仔細了。
而那兩人此時還沒回松江,好不容易來一趟京師,怎麼也要四處逛逛,玩一玩,因此,二人逛到快天黑了,才興高采烈的回到楊府。
只是一回府,便被楊家的僕人給抓了起來,關進了柴房,楊恩等的都不耐煩了,他揮退旁人,緊緊的盯著二人,問道:“我三叔在松江,究竟有沒有幹出什麼違反國法之事?”
二人有些發懵,隨後相視一眼,紛紛搖頭,表示楊老爺一直遵紀守法,從來沒幹過壞事。
楊恩聽到這,從懷中掏出扳指,語氣十分的嚴肅,說道:“本官不想唬你們,但是你們知道這枚扳指是誰的嗎?”
見二人一臉茫然,楊恩接著說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