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海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廷玉和鄂爾泰兩位老臣不僅自己享受到了配享太廟的榮耀,連他們的兒子張若靄和鄂榮安也跟著沾光,雙雙被乾隆重用,進了南書房。這下子,張家和鄂家真是“一榮俱榮”,好不風光!
乾隆皇帝可不是個只會享樂的小年輕,他深知自己的父親雍正帝在位時,治理國家多用雷霆手段,雖然成效顯著,但也讓不少老臣心有餘悸。因此,乾隆決定來點新氣象,一改往日的剛猛風格,採取了更為寬緩的政策。他對老臣們特別信任,尤其是那些在先帝身邊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臣,更是重用不疑。
這樣一來,張廷玉和鄂爾泰的地位愈發穩固,但他們也面臨著一個老問題——漢官集團和滿官集團的對立。這可是個歷史遺留問題,就像兩個互不相讓的武林門派,各自有自己的套路和絕活。張廷玉作為漢官的代表,自然站在漢官這邊;而鄂爾泰則是滿官的領軍人物,自然也是滿官的代言人。
乾隆皇帝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並沒有急於解決這個問題,反而巧妙地利用這種對立,保持了朝局的平衡。他時不時地會把兩位老臣叫到御花園裡,一邊賞花,一邊聊些朝政。張廷玉和鄂爾泰每次見到對方,都會心照不宣地拱拱手,但心裡都在盤算著如何能在乾隆面前多爭取一些優勢。
有一次,乾隆故意問他們:“兩位愛卿,你們覺得漢官和滿官誰更優秀呢?”
張廷玉微微一笑,回答道:“皇上,漢官自古以來多才多藝,文采斐然,對治理國家頗有心得。”
鄂爾泰則不甘示弱,立刻接話:“皇上,滿官忠誠勇敢,軍事才能出眾,是保家衛國的棟樑之材。”
乾隆聽了,哈哈大笑:“兩位愛卿所言極是,漢官和滿官各有千秋,缺一不可。朕希望你們能團結一致,共同輔佐朕治理好大清江山。”
兩位老臣聞言,心中雖有各自的盤算,但表面上還是齊聲應諾:“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就這樣,乾隆巧妙地利用了漢官和滿官的對立,既保持了朝局的穩定,又激發了官員們的積極性。
登基之初,朝中的老臣們可算是長了個心眼。他們深知前車之鑑,康熙爺那時候,索相和明珠鬥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最後落得個兩敗俱傷,誰也沒撈著好下場。這教訓可深刻得很,誰也不敢再玩什麼黨同伐異、官場惡鬥的把戲了。
於是,張廷玉和鄂爾泰兩位老臣雖然分別代表著漢官和滿官,但彼此之間卻默契十足。他們心裡清楚,要是再鬧出什麼亂子來,只怕乾隆爺一怒之下,大家都要吃不了兜著走。因此,兩人雖然私下裡偶爾會發發牢騷,但表面上卻是和和氣氣,互相敬重。
皇帝的翅膀漸漸豐滿,眼睛裡再也容不下半粒沙子。他對老臣們的寬容也逐漸變成了敲打,時不時地警告張廷玉和鄂爾泰:“你們兩個可別搞什麼結黨營私的小動作,否則小心我收拾你們!”
這兩位老臣心裡雖有些不是滋味,但也只好忍氣吞聲,小心翼翼地應對乾隆皇帝的警示。畢竟,皇帝的話可不能不當回事兒。
就在這緊張的氛圍中,乾隆六年的一天,左都御史劉統勳突然站了出來,抖了抖袖子,挺胸抬頭地上了一道奏摺。這劉統勳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清朝四大書法家之一,字寫得那叫一個漂亮,而且他還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兒子——劉墉,就是那位人稱“劉羅鍋”的大清名臣。不過,這裡先不說劉墉和和珅的恩怨情仇,單說這位劉統勳,他的書法也是相當了得,四大書法家之一嘛,可不是吹的。
劉統勳在奏摺中直指張廷玉一門權勢太過顯赫,請求乾隆皇帝在三年內停止所有張氏子弟的升遷。這一招可真是石破天驚,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大臣們竊竊私語,都在猜測乾隆皇帝會如何反應。
乾隆皇帝看完奏摺,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