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松本清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屋子裡,岡野的願望十分迫切。
道夫想,要是對岡野說自己不久就要有一個美容室,他會是何表情?現在的岡野要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在靠近市中心的公寓裡買一間房作事務所或工作室,恐怕還要四五年時間。不,恐怕還沒買到房子,岡野就遇到挫折了。道夫想,岡野要用自己的錢買房子,而我卻用別人的錢輕而易舉地達到了目的。利用女人也好,把她們當作階梯也好,都是不得已的,那是對方想叫我這樣做的。
道夫感到,雖然問心有愧,但如今就是這種世道。如果都帶著罪惡感看待這些事,那麼自己也會鬱鬱不得志的。社會上有許多比自己還要幸運的人,他們腰纏萬貫,手段卑劣,若帶著傷感那是生活不下去的。冷漠無情這種指責就是第三者對那些幸運兒的評價。
人是極端自私的, 只要不觸犯自己的利益,對他人是友好的2而一旦自己的利益被觸犯,那種友好頃刻間就會變成敵意。這在人的集團,即團體上也是如此。團結也是立於利己心,政黨間的鬥爭、國家間的戰爭都是由集團性的利己心導致的衝突。出於傷感的同情而使自己破滅的傻瓜是不存在的。
直截了當地說吧,把生意轉讓給岡野的那些朋友或熟人是想向他表示&ldo;善意&rdo;,但如果真的同情岡野的處境,就不該再從畫費中撈一把,而應該把委託人付的錢一分不剩地全部交給岡野;轉讓的生意也不應該都是零零碎碎的工作,而應該更好一些,並且主動地把岡野介紹給委託人,安排他們直接洽談。
沒那樣做是因為那些&ldo;懷有善意的朋友&rdo;惟恐別人奪走自己的顧客,擠佔了自己的市場。從中撈一把是剝削,只給他一些零碎而無價值的工作是出於生意上的保身。
對岡野來說,他之所以感嘆現在,是因為他希望得到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悲嘆不該悲嘆的事物。他把現實看得太天真了。一句話,他不走運。但我卻時來運轉。
同岡野相比,並不感到愧對於他。因為,將來岡野可能也會交上同樣的好運,也許明天就會遇上,兩人的境遇說不定什麼時候又會反過來的。
佐山道夫想了許多。
意識常常是眼前的存在。如果岡野不是鄰居而住在別的什麼地方,也就不會拿自己的幸運同他的逆境相比較了。還是什麼都不知道的好,一旦知道,心裡就會對那些產生無聊的想法。即使自己不知道,客觀存在的東西依然是存在的。
道夫想起在一本書上看到的比喻。俄國有個人分別給託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筆錢,叫他們把錢交給他們認為最貧窮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錢交掉了,而託爾斯泰卻原封沒動地把錢帶了回來。後來一問,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他把錢交給了他見到的最貧窮的人;而託爾斯泰回答說窮人太多,沒法交出去。這個比喻用來說明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不同。這裡貧窮的人也可以換成不幸的人。目睹附近有個不幸的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現實的人道主義往往會使人產生一種傷感,彷彿連自己也變成了窮光蛋。
道夫想,必須把彷彿自己也破滅的傷感從自己的心底全部清除出去。以往是這樣,今後也必須是這樣!
&ldo;啊,道夫君。&rdo;岡野正一臉上笑著,但表情同剛才略有不同,&ldo;我細想了一下。就像剛才說的那樣,我想同合適的委託人直接洽談,可是又沒有這種機會,理想的地方都被人控制得死死的,我想找個適當的介紹人。&rdo;
接著,他又現出不好意思的神情說:
&ldo;……聽說到你工作的那個村瀨美容室去的顧客都是上流家庭的太太、小姐,那些人中準有誰的丈夫是企業的公司經理或公司要人,至少是部、科長一級的高階職員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