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意外發現 (第1/3頁)
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日,我和張主任去了省城。
張主任說:“我們要提前舉辦儀式,這次把專家請好了,回家就馬上開課。”
我心裡佩服李老——算得真準。
坐在車子裡,我幾乎沒和張主任說話,心裡翻江倒海,盤算著為什麼要提前開課的原因。
張書記在下一盤大棋。
大棋應該是這樣下的——馬上舉辦開學典禮。
開學典禮之後,就是舉行一個短期輪訓班。
短期輪訓班就是把全市的一把手都召集起來,分批分次,先輪訓他們。
讓他們迅速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否定過去。否認過去就是否認劉市長的做法。就算劉市長不走,他在這裡也遭到了暗中“批判”,威信一下就降低。
威信降低,工作就難開展。
到時,不是組織調整,讓劉市長走,就是劉市長的日子過不下了,主動要求走。
這一著,厲害啊。
看來新來的張書記是個不平凡的人物,他的辦法就是智鬥。
也不指出你劉市長在工作中有哪些錯誤,如果開會指出來,就會形成對立的局面。省裡下來調查,凡是鬧意見的雙方,肯定雙方都有責任。
張書記的辦法是:不跟你直接鬧對立,讓你失去群眾基礎,讓你有令不行,困住你的手腳,這叫什麼呢?
想了半天,我終於想起了一個典故——叫【圍而不攻】。
在外圍佈滿兵力,就是不攻打,讓你斷水斷糧。你欲突圍,告我張某的狀,就是你的不對。我張某解放思想,大搞經濟建設,何錯之有呢?
你不突圍,在四水就成為困師,會打屁不響,講話不靈,最後只能投降。
我把這個過程一推理。心裡反覆說:這真是一場有智慧的攻擊戰。
墨子說——攻心為上。一點沒錯。
真要感謝孟主任,他把我安排到李老對面去住。讓我這個菜農子弟,早點熟悉官場生存與鬥爭的藝術。
有人說,一流人才搞科研去了,二流人才經商去了,剩下三流人才去從政。
錯了,三流人才絕對不適宜從政,只能在政府當個普通職員,真正從政當領導的大多是一流人才。
車子在疾駛。
我心在飛翔。
車到省城,在省政府附近找了一家賓館住下。
這次是張主任為主,我只跟著他行動。
張主任說:“上午休息吧,我們下午再一個一個去拜訪。”
我和葉師傅住一間房子。
葉師傅有個特點,他只開車,不管閒事。
離吃飯還有一個多小時,我與葉師傅就在房間休息。
兩人喝茶聊天。
聊著聊著,我就說:“江左你應該非常熟悉吧。”
他點點頭。
我說:“我帶了張地圖,你幫我講解一下。”
他再點點頭。
我把地圖取來,葉師傅就指著地圖,給我講江左的佈局,說大體上是個【井】字型,兩縱兩橫。
這一點,一般人不會弄錯。老司機為什麼走路方便呢,就是知道這【井】字型中間的小巷子四通八達。
他講完,抬頭問我:“你要研究這些幹嘛?出來有司機。”
我笑道:“跟著張主任出來才有司機,一個人來辦事,哪裡有司機呢?”
葉師傅笑道:“你跟孟主任一樣,什麼都要弄懂。”
我問:“孟主任也熟路?”
“熟。孟主任在家是主任,跟著領匯出來,他就是辦事的了。所以,領導有事問孟主任,他是什麼都知道,對答如流。”
我心裡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