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風將起,要及時感知氣候的變化 (第1/3頁)
鮑爾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午,張主任傳達了市委會議精神。
會議的內容是:破除小農意識,建設一個高的四水。
一聽這標題,我就覺得李老應該是參與了這篇文章的撰寫。提前知道了內容。
那麼,我也提前領會到了新書記的意圖。
張主任唸了四十分鐘報告。唸完道:
“這是張際明書記對明年工作的規劃,要求各單位結合自己的實際,拿出明年的工作方案。具體到我們要做什麼,請大家發言。”
在機關,發言是有一定順序的,除了主持會議的做最後總結外,一般情況下,是按職務大小先後發言。
第一個當然是牛主任。然後是財務負責人喻曉。
他們兩個都有明確的職務。其他人就沒有職務了。
沒有職務就按年紀吧,出納陳素芬發言,司機葉師傅基本不發言,他只開車,就說了一句——我同意上述領導和同志們的意見。
接下來的人,應該就是我了。
我笑道:“大家先談,我最後再談點體會。”
於是,周慧、張行遠,唐盛發言。
可以說,大家都是完成任務,張主任傳達書記講話時,大家就作筆記,然後從筆記本上挑幾句。有的人就照本宣科,有的人就一字不動地念幾句。
這也是慣例。一般情況下,每個單位都是如此,最後由一把手去總結髮言。
大家都說完了,張主任就望著我。
我說:“書記的原話我就不重複唸了,講一點自己的理解。”
大家望著我,不知道我從這個報告中理解到了一些什麼東西。
我喝了一口茶,說道:
“書記的報告,其實就是一句話,解放思想,破除舊習,高標準,高建設一個新四水。
那麼,我們單位要做什麼呢。我談點個人意見供領導參考。”
我主要談了一點,就是從具體的業務培訓中抽身出來,要從思想上入手,培訓幹部勇於創新,勇於改革,不僅僅是材料寫好。
還要有敢幹事的勇氣,敢幹事的方法,敢幹事的本領,提高幹部們的整體素質。
我講了二十分鐘。
大家覺得我講得新穎,又不知道我講得是否正確。
這時,張主任才總結道:
“我覺得大家缺乏敏感性,召開一場全市一把手的會議,你們聽了報告,就是書記稿子上記錄幾句話,完全沒有理解。
其他,書記說要大力發展經濟,要招商引資。這些話跟我們沒有直接關係。
只有郝曉東同志理解了會議的意圖,就是我們不能再停留在教點什麼寫材料、講禮儀這些具體事務上,而是要教大家解放思想。
教大家用時代的目光打量四水與沿海地區的差距,如何迎頭趕上就是主題。
比如建個水廠就停水,沒有一點超前意識。
修條路就堵車,過幾年又要擴建。
我們上課,就是要掃清大家思想認識中的這些小農意識,如果我們都不懂,怎麼去培訓人家?
所以,下一個階段,我們不急著寫課件,明天,我和曉東同志再去一趟江左,除了省委黨校那位講市場經濟學的教授外,再請幾名懂經濟的老師來上課。
先給我們洗腦,我們才有可能辦好這個培訓中心。”
張主任講了一個小時,大家才如夢初醒。
散會後,張主任留下我,滾一支菸給我之後,說道:
“也不怪大家,當的當老師出身,當的當會計出納出身,還有剛畢業就來工作的,大家的政治敏感性不強,幸而你在機關工作過,一聽就摸到了脈。”
這是張主任在表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