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第2/3頁)
桃桃一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將她深深看入眼裡。
隨後的例會上,馮牧早完全不敢看單鷹,只聽他說,她那篇稿子要趕緊出。
她將收集到的證據理了理,把王飛虎團夥利用小額借貸平臺和微信群實施違法中介的情況一一擺開,寫了篇初稿送審,然後被告知,稿子經過單鷹的核實和修改,要出調查專版特刊。
《每日頭條報》節後一週內連續刊登三篇記者調查大稿,反響巨大。第一篇,就是馮牧早跟進的《醫院餓死老人謠言後續:微信轉發騙局背後的高息裸貸平臺吸金巨坑》;第二篇,是卓正平主筆的《探秘:利用法律&ldo;武器&rdo;,年入百萬的職業打假團》;第三篇,是秦修、謝茂竹等人共同撰寫的《撐起私房菜點絳唇網紅之路的那些&ldo;獨家秘方&rdo;們》,幾張菜品圖片取自馮牧早的微博,因此她的名字也署在了上頭。
王飛虎團夥被一舉搗毀,其中,受騙人群遍佈全國,年齡呈兩極分化,微信轉發受騙者多是接觸智慧型手機不久的中老年人,零貸客戶則多為學生群體,最小的居然才15歲。在公安部門的進一步偵查下,與他們勾結在一起的幾個高利貸集團和非法網站也一併浮出水面,涉案金額巨大,涉案人員也遍佈各省。各媒體記者蜂擁而至,搶著報導後續。
除了執法部門外,反應最迅速的就是點絳唇餐飲集團,在刊發第二天就一紙訴狀將報紙告上法庭,說報紙為了炒作和增加閱讀量,縱容調查記者誹謗他們公司的名譽,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名譽損失費等上千萬元,還邀請了其他報社的記者和一些網媒對此事大肆渲染,大訴冤屈同時炒熱&ldo;無良記者造謠潑髒水&rdo;話題。
而秦修和謝茂竹早就把暗訪時收集到的一些決定性證據作為舉報線索交給了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後,才刊發了報導。
原來,點絳唇的&ldo;獨家秘方&rdo;不是別的,竟然是磨成粉混在一些固定菜餚調料包裡的罌粟殼。謝茂竹假扮服務員,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這些裝在瓶瓶罐罐裡的調料包一一分清楚,並帶走一些請專業機構做檢測。跟新增罌粟殼比,點絳唇的其他黑料,比如有害色素、增稠劑、虛假抽獎、誇大宣傳、買通綜藝評委等等,都顯得不那麼引人注目了。不過,因為與點絳唇一起上過綜藝節目,輸掉比賽的奕國大排檔反而在這波熱點中成了一個小熱點,許多好事群眾居然跑到大排檔裡探店,各有各的說法,這幾天的營業額噌噌上漲。
見情況不利,點絳唇的公關團隊又生毒計,開始炒熱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安全監管不力的話題,帶起影響政府公信力的節奏,引得一些容易受蠱惑和挑撥的鍵盤俠開始攻擊政府,質疑食藥局、工商局和質監局合併為市場監督管理局這一改革措施的正確性。這恰中了點絳唇的圈套,他們就是希望受到波及的政府出面壓下這件事。
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博作出回應:我局受理點絳唇餐飲集團違反《食品安全法》一案是在報導刊發之前,不存在巡查監管不力的現象。現該案已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移交公安部門處理,記者有權對該案程序進行採訪和報導。
公安立案偵後,因還沒有定性,點絳唇繼續在網上帶節奏,買了大量水軍,讓網友一時分不清該站在哪一邊,支援和反對的言論涇渭分明,還有一小部分中立,持觀望態度,等著反劇情轉。
因為手握關鍵證據,《每日頭條報》絲毫不懼怕點絳唇無賴式的撒潑,由他們掀起的討論熱潮恰好給了報紙新一輪的關注度。
&ldo;拜讀你最近的兩篇大作,受益匪淺。&rdo;‐‐嚴刻儒不忘向馮牧早表達自己的關注。
她只能敷衍回復道:&ldo;都不是我的功勞,呵呵。&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