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穿過峽谷便是一馬平川的野地,遠遠便見到一座寨子屹立在荒野之上。
楊元慶帶著軍士剛走到近處還沒進入寨子,便有一股皮毛味迎面入鼻,想不聞都不行。
就衝著這嗆鼻的味道,楊元慶隱約明白這麼大規模的一個皮貨行,為什麼不設在城市內,就這氣味兒,有幾人受得了,還得是自己的夥計或親人。
龍家寨的高牆堡壘,門上高掛著‘龍家寨’三個大字的牌匾,匾下大門緊關。
楊元慶等人剛靠近山寨門前,寨上‘嗦’的一聲,一支利箭從牆頭直接扎入眾人跟前,堪堪射中馬啼,箭尾嗡嗡亂顫,牆頭冰冷叱喝聲響起:“再靠近一步,格殺勿論。”
楊元慶當下便仰起頭向上拱了拱手,高聲道:“本官是朝廷欽定的遷民欽差,楊元慶,率宋朝百姓途徑此地,現在軍中急需糧草、水源,特來找貴寨請求借糧,不知上位哪位是寨主,請出來一見。”
見楊元慶獨自一人上前,牆頭閃出一位身穿灰布衣裳的少年,少年長得豹眼濃眉,鼻尖如鷹勾,目測有十七八歲左右,持弓配劍,威風凜凜。
少年站在牆頭上,單腳踩在箭垛上,冰冷問道:“你是朝廷欽差?”
楊元慶再次高聲應道:“正是!”
少年哂然一笑,大聲嘲笑道:“在往北八十里便是石州了,既是奉命欽差,怎不往石州去要糧,何故跑來我龍家寨借糧?”
楊元慶著實有些感覺牆頭那少年是馬健失散多年的兄弟,都知道往北八十里是石洲了,這麼浩浩蕩蕩的一支遷徙隊伍,能說到就到麼?
楊元慶對著站在牆頭上的少年解釋道:“遷徙隊伍日行不到三十里,到石洲至少還得兩天時間,若等到石洲再補充糧草的話,遷徙隊伍恐會生出異變,故而想請寨主給予幫助。”
少年嘲笑道:“隴右匪寇眾橫,常有不開眼的東西冒充災民難民四處騙寨打劫,有時甚至連官兵都敢冒充,我看你們還挺像的。”
那少年的年紀與楊元慶、石保正差不多大,石保正聞聲頓時大怒,驅馬上前,喝道:“大膽,我等奉旨遷民,爾等不肯出寨相迎也就罷了,還敢推三阻四蔑視朝廷,是不是活膩了?”
少年毫無畏懼,冷笑道:“小子,你嚇唬我麼?再敢上前一步,我讓你當場人頭落地。”說罷,手中弓箭一搭,似乎真敢出手。
楊元慶見狀,從懷中揣出聖旨,直接拋向牆頭,呵道:“小子,拿去好好看一下,看看本官有沒有誑你。”
等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一位五旬上下的老漢帶著一群人從山寨中匆匆出來,老漢的五官長得十分粗獷,頜下環須,鼻型與剛那少年很相似,也是如鷹勾般的形狀,眼神異常的犀利。
老漢三步並作一步趕到楊元慶身前,抱拳施禮:“草民龍丙,見過欽差大人。”
龍丙剛命人開啟山寨大門時,楊元慶已翻身下馬,見狀連忙還禮:“龍寨主不必客氣。”
龍丙指著身後剛才那不可一世的少年介紹道:“這是小兒龍嘯天,剛對欽差大人多有得罪,請大人恕罪。”
龍嘯天見楊元慶年紀比自己略小一些,打心裡有些看不上他,但又不敢明顯得太過表現,大大咧咧的拱手道:“請大人恕罪。”
楊元慶一眼看出龍嘯天的心思,沒有計較,擺手道:“龍公子為山寨安全考慮,小心謹慎是應該的,不必客氣。”
楊元慶與龍丙父子二人客氣一番,便隨把臂走入山寨。
踏進山寨的第一步,便見寨內挨家挨戶門前懸掛著整張整張的牛皮、羊皮、豬馬騾子駱駝皮……等等,再往山寨深處看去,甚至有貂、狐、獺……等珍貴皮毛。
難怪隔著老遠都能聞到那麼大的味。
再往裡走,氣味就小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