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2/2頁)
溫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怪不怪了。
但對於這種從沒見過的揉麵方法,到是相當的好奇。沒辦法,誰讓地道的蘭州拉麵,眼下這個年代可還沒有出現。
為了第二天早上有面可吃,李安然除了讓趙大買回白麵之外,還特意去野地裡弄了些蓬草回來,曬乾後燒成灰。然後放進水盆裡做成蓬草灰溶液,靜置了一晚上之後就成了做正宗蘭州拉麵所必備的一樣關鍵之物,蓬灰水。
傳統的蘭州拉麵講究的是&ldo;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rdo;,經過改良後直接將水與灰混合溶解,效果更佳。
要說這蘭州拉麵的方法,還是當初李安然在大學時跟同宿舍的蘭州舍友學得,甚至還偷學了些牛肉湯的配方。蘭州拉麵除了麵條要筋道之外,最最關鍵得就在湯底和配菜上。可惜,古代的牛都是耕牛,嚴禁殺來吃。
特別是大唐貞觀時期,因為隋末戰亂的影響,對於農業的傷害很大,各地都在休養生息,誰敢殺牛那可是重罪。好在雖然手頭上沒有牛肉可用,但頭一天熬的大骨濃湯用來做拉麵的湯頭也很合適,特別是加了香料後又小火煨了一晚上的濃湯,更是香得讓人直流口水。
借著夏天的便利,很快就醒好面的李安然三下五除二就用趙二夫妻倆眼花繚亂的手法,拉出了一把細如髮絲兒的麵條。
在正常的蘭州拉麵裡,麵條也是很有講究得。不光是選用的麵粉和蓬草灰,同時連麵條的尺寸也分成很多種。
毛細,顧名思義,就像頭髮,其實就有點像細粉絲那樣細,也就是李安然眼下拉出來的這種麵條。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