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2/5頁)
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知道是從那一代就傳了下來,價值無可估量。
吳晨心裡不由得大為感動,這個師父沒有白拜,也不枉了這兩跪六叩的,不過劉老年紀大了,應該自己還需要,就弱弱把這個意思說了。
劉老呵呵一笑,止住了吳晨,這塊麒麟竭也是師父所授,跟隨自己幾十年,像他這種身份地位之人,從沒有機會用過,現在轉授給吳晨,正是合宜。
吳晨見狀,只好小心翼翼的戴在脖子上,他此前並未戴過此類東西,連玉佩也沒戴過。一是沒錢購置,二是公務員也不允許戴這些勞什子。此刻只覺得那東西貼著胸口並不涼,過了一會就沒有感覺到有異物。
這不會就是這一脈的信物吧?他剛才聽劉老介紹祖師爺的時候,用的是“脈”,而不是“門”或者“派”,雖然訝異,但也引用了這個說法。
“呵呵,這只是本門傳下來的護身符,卻還不是信物。”劉老說著,從衣服裡翻出一塊半個巴掌大小的玉件來,“你先認下,等老夫歸西了,這個才能交由給你。”
吳晨嗯了一聲,心想還好剛才沒有直接問出來,否則還不知道老爺子怎麼想呢,這剛拜師就想搶班奪權了哈。
他從劉老手接過這塊類似“玉佩”一般的玉件,入手很沉,感覺很是厚實,祖師爺不愧是一代宗師,家底就是殷實!這玉件也不知道經過多少人盤玩撫摸,上面包漿嚴實,光澤動人。令他感到怪的是,這玉石溫潤細膩之透著一股油性,並非一般的古玉可。
要知道,古人受到當時地理條件和挖採手段的限制,開採的玉石質地跟今天相,相差甚遠,所以留存到今天的古玉,大都是質地較普通的,甚至晶體混雜,放在今天,充其量也就是低檔貨,這也是古玉未必就現玉值錢的原因。
而且祖師爺當年所在之地,應該是原河南一帶,臨近所產的玉石應該為獨山玉、也就是常說的南陽玉,這種玉石雖然號稱天朝四大名玉之一,但是論頂級料子,跟和田玉是完全沒法。
但是這一塊玉佩卻不像是獨山玉,看質地細膩帶著一股隱約的通透,如果不是色澤為深綠色,只怕會以為是和田的羊脂玉。
吳晨看得嘖嘖稱,再細看時,一邊是間略微有點鼓起的石皮,上面隱含著幾根天然血絲,有如掌紋,上面偶有微微凹凸之處,也早就被撫摸得圓滑有加,並不見菱角。
另一邊則是磨平了,彷如玉佩模樣,上面聊聊的幾刀,看著卻有點山川之勢。
“漢八刀?”吳晨瞄了一會,越看越覺得熟悉!
“這是先秦時候的陰線刻和淺浮雕,漢八刀技法是脫胎於此。”劉老搖了搖頭。
吳晨點了點頭,心裡卻想起之前房媛貌似在上給自己看過一個玉佩,上面的圖案貌似也是如此?只是當時看得匆忙,又過了這麼久,也不知道是否記錯。
哪裡有那麼巧的?在美國的小店也能買到一樣的?那這祖師爺傳下來的也太不值錢了!不過看這質地,實在不是普通玉料。
“師父……”吳晨略顯生澀的喊了一聲,還有點不太習慣,“這不是獨山玉吧?”
“不是,這是崑崙山玉。”劉老笑呵呵的說道,這都看不出來?之前他以為吳晨剛剛在公盤上大展風采,相對於玉石瞭解也是頗深,現在看來這小子可能只是對於翡翠有研究,對於國內各種軟玉知之不多啊,回頭得好好給他惡補一下,別出去了,鬧出什麼笑話來。
“咦,咱那個……不是在原麼?”吳晨本來想說祖師爺的,又想到劉老剛才單獨帶他進去,並未喊上田老他們,只怕有什麼隱情,便不敢輕易洩露。
“呵呵,春秋的時候,你說的沒錯,玉器的材質,主要是陝西藍田玉,河南南陽玉與甘肅酒泉玉等。但是到了戰國的時候,和田玉大量湧入原,王室諸侯競相選用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