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接於羅漢榻上坐定。當值的丫鬟奉上一盞暖茶後去找羅先生,另一名丫鬟則在一邊焚香準備。
楊芸兒看到灑滿院子的陽光透過花格窗鋪在室內青磚上,對比自己聽雨軒的清涼,這裡確實更暖和一些。
古人雖沒有空調,但工匠們根據建築的朝向,水系及植物的運用,讓不同的庭院帶著不同的冷暖屬性。
當楊芸兒沉浸於對古代建築智慧的欣賞時,羅子昂得了訊息匆匆趕來。
他進門先向楊芸兒施了一禮,口中抱歉道:“不知側妃娘娘來得早,某來遲了。”
楊芸兒聞言,抬頭看到一穿著靛青鑲邊暗雲紋月白襴衫的青年男子,逆光走入屋內。來人身材高大,一進屋便遮住一片陽光。
見老師向自己行禮,楊芸兒立即從榻上跳下來,快步走上前,慎重福了一禮,道:“小芸見過羅先生。”
羅小芸是她前世的名字,她依舊願意用自己靈魂的本名自稱。反正芸字與當前的名字相同,別人也聽不出區別來。
她行完禮,示意鶯兒和嫣紅將禮物奉上。
見到兩個丫鬟一臉嚴肅的奉上如此大包小包的禮物,有肉有罐頭,直接把羅子昂嚇了一跳。王爺可沒說側妃會鄭重其事的交束脩啊!
他忙作揖道:“娘娘折煞某了,某得了王爺指示,僅為娘娘的墨寶指點一二,不敢以師者自居。”
楊芸兒微微一笑,說道:“先生誤會了,這只是我院裡小廚房做得一點吃食,做多了些,這秋梨膏和柿餅都是用王府花園的果子加工成的,不值當什麼,只是請先生嚐嚐新鮮,算不得束脩。”
楊芸兒示意自己的兩個丫鬟,將東西交接給這裡當值的丫鬟,繼續笑著說:“先生在外面為王爺謀劃辛苦了,我身為內院女子,還要費心讓先生指點書法,實在過於不去,讓僕婦做些吃食,也是應該的,先生無需有顧慮。”
一個不以老師自居,一個表示和學費無關,兩個聰明人一對詞,都覺得可以停止客套,繼續正題。
羅子昂不再糾結,任由這裡丫頭接了東西,自己則大步站到大書桌前,示意楊芸兒於小書桌前坐下。
羅子昂並不需要丫鬟服侍,一手扶住袖子,一手從水盂中舀出少許清水匯入硯臺,然後自顧自磨墨。楊芸兒便也有樣學樣,挽著袖子自己磨墨。
她一邊磨一邊用眼睛的餘光覷著這位羅先生。
對方不過二十三四歲的年紀,面白無鬚,眉清目朗,細看和李泓暄倒有幾分相似。只是羅子昂的俊朗不同於李泓暄,已褪去了年少傲氣,多了幾分歲月積澱的沉穩。
此刻,他磨墨的動作穩而有力,不急不躁,眉眼暗含英氣,周身卻散發著書香,有一種獨特的儒雅氣質。
楊芸兒看著有些發花痴,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她心想二十三四歲在這裡已是中流砥柱,甚至是孩子他爹,而在自己上輩子,這年歲不過是初出茅廬的大小夥子罷了,哪有眼前人的沉穩。
羅子昂專注在手中的墨,並未理會。
研好一盤墨,他攤開一張宣紙,從筆架上拿起一支狼毫,重重寫了兩筆,遞給楊芸兒,請她辨別兩者的區別。
楊芸兒瞧了半天,只看到了兩筆一摸一樣的橫,毫無差別,又盯了半天,眼睛都要成對雞眼了,依舊一臉懵。
好在她心態很穩,本就是來學習的,不會很正常嘛。她想了想,坦然道:“我看不出來,請先生指點。”
羅子昂微笑地點了點頭,耐心解釋道:“書法不光是筆上功夫,更是修生,只有靜得了心,沉得住氣,方可有所成就。”說完,他停了一停,看著楊芸兒。
楊芸兒乖覺地點點頭,說道:“老師放心,我能沉心靜氣。”她嘴上這麼說,心裡想得確是我會努力學習,但不代表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