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3頁)
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相傳,艾茲德部族的馬立克4是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居留地的第一個族長,他的兒子哲狄默是艾爾德什爾的奴僕。但萊赫米王國真正的建立者是哲狄默的外甥阿慕爾,他的父親是哲狄默的外人。阿慕爾在希拉建國,並定希拉為首府。公元三世紀末葉,奈斯爾王朝或者說萊赫米王朝建國,我們從此才有了可靠的歷史資料。萊赫米王朝歷代國王的名字,見於文獻的,有二十人左右,但描寫得清楚的第一個國王是伊木魯勒&iddot;蓋伊斯一世(公元328年卒),他的墓誌銘,是已經發現的最古的頭一件原始的阿拉伯銘文。那件銘文的書法,是一種奈伯特文字的變體,從這件銘文可以看出奈伯特字型轉變成北方阿拉伯語字型的許多跡象,特別是在字母與字母相聯絡的方面5。伊木魯勒&iddot;蓋伊斯有一個後代,叫做努爾曼一世,外號獨眼龍(約在400‐418年在位),在詩歌和傳說中,頗受頌揚。相傳,他曾建築了著名的堡宮赫維爾奈格,做伯海拉木的寓所;因為波斯皇帝葉茲德吉爾德一世(399‐420年在位)渴望他的兒子伯海拉木在沙漠中健康的空氣裡撫養成人。赫維爾奈格被稱為藝術上的奇蹟,據後來的歷史學家的記載,當年的建築家是一個拜佔廷人,堡宮落成後,被處死了,因為恐怕他替別的人建築同樣壯麗輝煌的堡宮。許多傳說裡的建築家都遭遇同樣的命運,由此可見,這是在此類故事中常用的說法。努爾曼終身是一個異教徒,有一個時期,他曾迫害他自己的信基督教的人民,不許阿拉伯人去訪問聖西緬派的柱上苦修者,但晚年時對於基督教表示好感。西緬本人是阿拉伯人,他這派的苦修者,每人住在一棵柱子的頂端,成為一種奇觀,故沙漠裡的群眾,成批地來參觀柱上苦修者。在詩歌中與赫維爾奈格齊名的賽迪爾堡宮,位於希拉城與敘利亞之間的沙漠中,相傳也是努爾曼建築的1。賽迪爾和萊赫米王朝其他的堡宮,到現在已經名存而實亡了。除赫維爾奈格外,任何堡宮都沒有遺蹟可供憑弔了。
在努爾曼的兒子孟迪爾一世(約在公元418‐462年)繼承王位的時代,希拉城在政治舞臺上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孟迪爾勢力很大,波斯的僧侶,在他的壓力之下,替他父親所保護的伯海拉木加冕,使另外一個強有力的人不能獲得波斯的皇位。421年,他曾幫助他的宗主國的皇帝對拜佔廷作戰。
六世紀的前半期,統治希拉城的國王是孟迪爾三世(約在505‐554年),阿拉伯人稱他為伊本&iddot;馬義&iddot;賽馬(天水之子),&ldo;天水&rdo;是他母親瑪麗亞的外號。在萊赫米王朝的編年史上,他是一個傑出的統治者。他成為羅馬統治下的敘利亞常隨不離的煩惱。他隨時蹂躪敘利亞地方,他的鐵蹄踏到安提俄克城,直到加薩尼王朝的哈里斯比他強大的時候,他才不敢肆無忌憚1。孟迪爾是一個殘酷的人,據《樂府詩集》的記載,他在宴樂中曾將兩個酒友活活地埋掉了2。他的兒子和繼任者阿慕爾,外號伊本&iddot;杏德(公元554‐569年),他對於一般人民是暴虐無道的,但對於詩人們卻是一個慷慨的保護者。當日,阿拉比亞第一流的大詩人,如泰賴法、哈里斯&iddot;伊本&iddot;希里宰、阿慕爾&iddot;伊本&iddot;庫
---------------
4艾茲德人與臺努赫人在伊拉克合為一個部族。
5dsaud,lesarabesensyrie,pp34‐35。
1yāt,volii,p375。
1propi,bki,ch1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