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熵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說。”
賀老教授茫然的放下手中資料,接過了盒飯……
許晨也沒說什麼,他早就意料到這個玩意兒不是那麼好搞定的,賀老教授畢竟已經年老,甚至到了不得不坐輪椅的地步,雖然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但是思維必定趕不上年輕人。
不過他也沒閒著,看到賀老教授吃完飯後,許晨又從褲兜裡面掏出來了一個u盤與幾張資料。
u盤裡面就是他今天在這個研究所的成果。
一份自己的玉玦的掃描圖案與材質分析。
研究所沒法研究裡面的超自然力量,但是要搞清楚這玩意兒是什麼做的還不簡單?
藉助研究所裡面的圖形分析計算機還有各種影象演算法的大佬不斷改進的演算法,最重要的還有掃描這種小件東西的儀器,他直接拿到了這個玉玦微米級別的外表模型與裡面的結構構造資料。
之後還有材料學的分析出了這東西的材質與工藝。
結果都挺普普通通的。
但是這些資料能保證他之後可以完美的一比一複製一個。
他攤開紙張微微愣神的看著上面畫的舊印圖案,有好幾個,基本上沒什麼太大差別。
畢竟玉玦上的刻痕與材質是三維立體的,許晨為了精準,直接讓研究人把那一厚度的痕跡都給掃描了下來。
這些,都是那個厚度的切片。
他有點犯了難,這麼多舊印,哪個是真實有效的?要什麼精度的才會有效力?是不是還得到微米級別?
如果這東西必須原封不動的才能發揮效力的話,那麼自己的規模化生產可就夭折啦。
畢竟能加工微米級材料的機械,說實話,不是很多。
不過許晨點掂量了一下手中玉玦,覺得也不會到微米級那樣離譜,看著出土的年代,頂天了也不過是手工雕刻的,誤差起碼毫米上下,要真需要非常精準舊印才能生效,那加工工藝可就有點恐怖了。
關於紅山文化的某些猜想甚至蓋棺定論的結論都有可能重新洗牌。
於是他打算實驗一下,看看手繪的舊印有沒有效力。
他直接給這張畫滿舊印的紙翻了一個面,打算將這面後面寫一點東西來進行驗證。
看看克蘇魯介不介意在這個滿是舊印的紙上,記錄下一些祂不想洩露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