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無論晴雨,路況都保持穩定。"
秦天蹲下身,用手撫摸著路面。
五層路基的設計果然經得起考驗,就連連日陰雨也未能對路面造成明顯影響。
"是時候大面積推廣了。"秦天站起身,目光堅定。
白起立即提出擔憂:"陛下,大規模推廣非同小可。光是物資調配這一項,就夠讓人頭疼的。"
"正因為如此,"秦天踱步道,"我們更要制定周密的計劃。來,諸位隨我到沙案前細議。"
在寬敞的工部大堂內,一張巨大的秦國輿圖鋪展開來。
秦天用硃筆在地圖上勾畫,標註出需要優先修建的路段。
"按照重要性分三批進行。"他指著地圖說道,
"第一批,連線主要城市的幹道。這是商賈往來的命脈,要優先建設。"
"第二批,通往邊境的要道。這關係到軍事調動,同樣重要。"
"第三批,連線各郡縣的支路。這些雖然等級較低,但也要統一標準。"
范雎仔細記錄著,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各地情況不同,若是照搬咸陽的經驗,恐怕未必適用。"
"說得對。"秦天點頭,"所以要先派人實地勘察。瞭解各地的地形、氣候、材料供應等情況,因地制宜。"
當即,秦天命令組建三支勘察隊。
每隊都配備經驗豐富的工匠、測量師和記錄官,分赴各地進行詳細考察。
一個月後,勘察隊帶回了大量資訊。
"陛下請看,"勘察隊長展開記錄,
"北地多山,石料充足,但運輸困難。南部平原,缺乏石料,但有大量粘土。西部乾旱,需要特別考慮防風固沙"
秦天認真聽著這些報告,不時點頭。
這些地方差異,正是推廣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根據這些情況,我們要調整施工方案。"
他轉向工匠首領周大,"你帶人重新設計一套因地制宜的工法。"
周大領命而去。
很快,一套完整的施工手冊編制完成。
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詳細說明了材料選用、施工工藝等內容。
同時,人才培訓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工匠學堂擴大規模,增設分校。
優秀的畢業生被派往各地,擔任技術骨幹。
當地招募的工人也要經過系統培訓,才能參與施工。
"教會一個是一個。"秦天對范雎說,
"要讓每個參與者都明白為什麼這麼做,而不是簡單地照搬。"
漸漸地,全國各地的道路建設工作有序展開。
從咸陽到臨晉的主幹道率先動工,其他路段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