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第2/3頁)
王外馬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稱&ldo;滾龍坡&rdo;,日軍稱&ldo;本道陣地&rdo;;我方稱&ldo;大埡口&rdo;,日軍稱&ldo;音部山陣地&rdo;;我方稱&ldo;松山主峰&rdo;(或&ldo;子高地&rdo;),日軍稱&ldo;關山陣地&rdo;;我方稱&ldo;長嶺崗&rdo;,日軍稱&ldo;橫股陣地&rdo;……
‐‐‐‐‐‐‐‐‐‐‐‐‐‐‐‐‐‐‐‐‐‐‐‐‐‐‐‐‐
在蔡智誠的記憶中,1944年9月2日的早晨,天亮得特別快。
炮擊開始時,四周圍還是漆黑一片,而當炮聲平息的時候,天色已漸漸亮了。士兵們從戰壕裡跳出來,走進淡淡的晨霧,不久,竹影山就清晰地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竹影山,日軍戰史上稱為&ldo;西山陣地&rdo;。它是長嶺崗的制高點和屏障,在它的背後就是黃家水井,那裡是松山日軍的最後巢穴‐‐&ldo;橫股陣地&rdo;。
以前,這裡長滿了松樹、核桃樹和麻慄果,後來這些樹木都被日本鬼子砍去修工事了。現在山坡上光禿禿的,晨曦中,只看見被炮火犁過的泥土正飄散出陣陣硝煙。
遠遠望去,敵人的陣地一片寂靜,看不到有人活動的跡象。蔡智誠心想:&ldo;山頂上還有活著的日本兵麼?如果有,他們一定正看著我吧,他們的槍口一定正瞄準我吧……&rdo;,想到這裡,他用力地挺起胸膛,努力地在臉上擠出微笑,做出幾分驕傲豪邁的表情。
其實,並沒有人注意蔡新兵的神態,大家都在默默地向前走著。
按照王光煒的計劃,突擊部隊分為五個波次,每個突擊隊又排成四列橫隊,相互間隔三十米,想像起來,進攻隊形應該象層層的海浪一般、有次序地向前滾動。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五個突擊隊的出發陣地有遠有近、陣地前的地形也各不相同,士兵們要在途中攀爬峭壁和陡坡,走了不一會,隊形就亂了,各部隊都混在了一起‐‐不知軍官們是否還能做到心裡有數,反正,蔡智誠根本就弄不清自己的位置屬於第幾波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